韦德体育官方网站注册网站 克里米亚鞑靼:曾将俄国美女当牲畜卖,二战中被报复流放不毛之地

大国知史 2个月前 (11-01) 阅读数 34 #国际

在亚欧两洲的交界处,曾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最强盛时牢牢控制着亚欧大陆的经贸中转站,彼时就连俄罗斯美女也不过是他们手中换取金银的“人形牲畜”。

可正所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等到俄罗斯人打赢翻身仗以后,这个狂妄一时的民族立刻遭到了无情清算,一度被政府流放到了不毛之地。

这个民族就是克里米亚的鞑靼人,因为曾经的龃龉被驱离故土后,他们仿佛堕入了人间炼狱,所以此后数十年间,克里米亚鞑靼人都在为重回故土而抗争。

那么克里米亚鞑靼人当年是如何在亚欧交界处称王称霸的?被苏联政府集体流放后鞑靼人都遭遇了什么?他们的回乡之争又能否取得胜利呢?

数百年的纠葛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们对“鞑靼”这个民族一定不陌生,毕竟在明成祖朱棣的五次北征中,有四次都是与鞑靼人交锋。

能让仅用八百兵士就成功奉天靖难的“永乐大帝”四次大动干戈,足以证明野心勃勃的鞑靼人是何等难缠。

不过好在朱棣有足够的胆识和谋略,通过数次北征削弱了鞑靼人的势力,让明朝可以像绝大多数中原王朝一样维持住北方边境的安稳。

可是今天要讲的俄罗斯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俄罗斯人与鞑靼人的纠葛足有数百年,甚至时至今日他们之间的是非恩怨依然没能彻底理清。

在讲“战斗民族”与鞑靼人的纠葛前要声明的是,明朝与俄罗斯碰上的虽然都是侵略性满满的鞑靼人,但如果细分的话,双方面对的却是不尽相同的两股力量。

先说明朝,当时与朱棣对垒的鞑靼人其实是元朝灭亡后,从逃往北方的元朝残部中分裂出来的新势力。

因此就算蒙古鞑靼人骁勇善战,也逃不过根基不稳的先天劣势,所以对付起来虽然棘手,但也不至于毫无办法。

然而俄罗斯人遇上的鞑靼人却是克里米亚地区的原住民,早在沙皇俄国尚未崛起之时,拥有突厥血统的克里米亚鞑靼人就在黑海沿岸积攒起了一定的江湖地位。

那是13到14世纪之间,得益于世界贸易网络的逐步形成和连接亚欧两大洲的优势地理位置,黑海成为了沟通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中转站。

扎根于此的克里米亚鞑靼人随之吃到了一波红利,不仅借东风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还成功建立了克里米亚汗国,最风光时一度与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结成了同盟。

虽然克里米亚汗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同盟关系中夹杂着臣服与依附,但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当时有奥斯曼帝国做靠山,对克里米亚鞑靼人来说确实是好事。

彼时的亚欧交界地带并非净土,各方势力此消彼长时难免有战争发生,所以克里米亚汗国认下奥斯曼帝国这个横跨三大洲“大哥”就能多一份狐假虎威的底气。

然而此时的俄罗斯人,离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强国还有几百年的路要走,所以最初在面对克里米亚鞑靼人时,俄罗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被动。

也正是仗着有早期优势和奥斯曼帝国撑腰,克里米亚鞑靼人祸害起俄罗斯来毫不手软,不仅屡屡侵犯俄罗斯南部边境,而且还把主意打到了俄罗斯民众的身上。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发展,西欧商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与日俱增,充满血腥的奴隶贸易随之成了一本万利的买卖。

克里米亚汗国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大发横财的机会,于是尚无实力压制克里米亚鞑靼人的俄罗斯人不可避免地沦为了“奴隶预备役”。

在这个过程中,数不尽的俄罗斯人被克里米亚鞑靼人掳掠为奴,从享有生存权与发展权的自由人变成任人挑选、明码标价的“人形牲畜”可能就在一夕之间。

但被迫沦为奴隶的人们想逃离猪狗不如的处境却难如登天,特别是因美貌而闻名于世的俄罗斯女奴,作为奴隶市场的“紧俏货”她们的处境更为不堪。

因为女奴们不仅会像男奴隶一样被压榨劳动力,而且还多了被资本家当作“泄欲工具”的危险,可谓是凄惨至极。

而这一切都是克里米亚鞑靼人造的孽,所以等到俄罗斯人翻身做主时,鞑靼这个宿敌不可避免地遭到了报复。

那么俄罗斯人是如何与克里米亚鞑靼人清算这笔血债的呢?

血腥清算

鞑靼人称霸克里米亚时,俄国美女不过是他们手里的“活体商品”,所以轮到“战斗民族”当家做主时,鞑靼人的民族末日不期而至!

老话说得好:“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

在15世纪之前因国力不济被克里米亚鞑靼人无情欺压的俄罗斯人,到了16世纪终于打起了翻身仗,随后喀山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等相继被俄国征服。

渐渐地,只剩下克里米亚汗国仍在仗着奥斯曼帝国的势力,拼死抵抗俄罗斯人。

想来克里米亚鞑靼人心里也清楚,过去他们对俄罗斯人造的孽,绝不可能被一笔勾销,所以不想被苦主清算就只能硬扛到底。

只可惜时移世易,随着俄国不可逆转的崛起,不仅克里米亚鞑靼人无力与之抗衡,而且很快就连奥斯曼帝国都成了俄罗斯的手下败将。

最终在1783年,克里米亚汗国被俄罗斯吞并,正式成为了沙皇俄国版图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这种“不可分割”却只是俄罗斯人的想法而已。

因为在克里米亚鞑靼人心里,俄国始终不是他们的梦中乡,否则他们也不会把成为俄罗斯帝国属地后的日子,称为“黑暗的世纪”。

当然这倒不是因为克里米亚鞑靼人,不想在沙皇俄国好好活下去,而是沙皇俄国的做法,确实让他们无法在俄国社会安身立命。

首先,作为被征服的外来民族,克里米亚鞑靼人本就与俄罗斯人有着天然的隔阂。

再加上克里米亚汗国曾经的确对俄罗斯人痛下黑手,双方在过去几个世纪里结下的血海深仇,足以让沙皇俄国与克里米亚鞑靼人不共戴天。

基于此前龃龉,沙皇俄国虽然把克里米亚强势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但疯狂排挤克里米亚鞑靼人,严格限制着他们的发展。

而且仿佛是为了给曾经沦为奴隶的同胞报仇,很多鞑靼平民直接被沙俄贬斥为奴,苦苦挣扎在越来越贫困的克里米亚地区,根本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

克里米亚鞑靼人自然不甘心永世如此,所以此后经年,他们一直在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而这一抗争就是一百多年,但却收效甚微。

直到苏维埃政权推翻沙俄以后,克里米亚鞑靼人终于看到了民族解放曙光,可殊不知在他们以为的曙光背后,藏着的其实是新的“地狱之门”。

首先要承认的是,最初建立起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自治共和国时,鞑靼人的地位确实有所提高,似乎“黑暗的世纪”终于成为了历史。

只可惜好景不长,克里米亚鞑靼人费尽心思才争取来的民族解放不过是昙花一现,被扣上罪名流放到不毛之地才是他们的最终归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恩怨何时休

被苏联流放到不毛之地后,克里米亚鞑靼人受尽了流亡之苦,哪怕几十年后仍无法叶落归根,那么冤冤相报究竟何时能休?

1944年5月18日,对于克里米亚鞑靼人而言是民族史上永远无法抹去的一笔,因为从这一天开始,克里米亚将不再是他们的家园。

原来是根据此前苏联政府的决议,克里米亚鞑靼人将被集体流放到乌兹别克斯坦。

按照苏联政府的说法,克里米亚鞑靼人是因为在尚未结束的二战中背叛苏联、勾结德军才遭到流放的,但事实上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从苏联官方公布的数据就能看出来,先后共有上百名志愿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克里米亚鞑靼人,荣获苏联英雄的称号。

这足以证明二战中鞑靼人对保卫苏联的决心。

因此所谓的通敌叛国,不过是苏联政府给极端民族政策裹上的遮羞布,他们只是想让鞑靼人在世间再无立锥之地而已。

毕竟别看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是丝绸之路上的闪耀明珠,但几十年前,那里不过是被荒漠包围的不毛之地,生存环境之恶劣根本无法想象。

然而苏联政府可不会管鞑靼人怎么想,他们只会在5月18日黎明强势闯进鞑靼人的家里,再像驱赶牲畜一样把惊慌失措的鞑靼人赶上火车。

虽然苏联政府说允许每个人带走最多500公斤的个人物品,但来势汹汹的苏联士兵只会给15分钟的准备时间,能收拾走一些随身行李就不错了。

至于剩下的无法被克里米亚鞑靼人带走的财产,则被苏联政府尽数没收。

还美其名曰,这是在为日后给到了流放地的鞑靼人,提供贷款与补偿做准备。

然而嘴上说是一回事,实际做却是另外一回事。

且不论活下来的克里米亚鞑靼人,是如何在缺衣少食的闷罐火车上,与牲畜争抢生存空间的。

就只说路上那高达3.5%的死亡率已经足够让人心惊。

更遑论到了流放地以后,苏联政府根本没有按照宣扬的那样,安置好流亡而来的鞑靼人。

这导致多数鞑靼流民只能临时挤在窝棚、地穴甚至危房里。

不仅如此,苏联政府承诺会给每个鞑靼流民的十公斤粮食,也同样是一纸空谈。

能拿到些许粮食的甚至都是少数的幸运儿,更多的鞑靼人一到乌兹别克斯坦,就成了无房无地无粮食的“三无”流浪汉。

那些年冻死饿死在街头的鞑靼流民,不计其数。

这样的日子又把克里米亚鞑靼人,拉回了看不见丝毫希望的“黑暗的世纪”,因此他们又开始了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据统计1957年到1966年间,克里米亚鞑靼人曾多次写信向苏联当局请愿返乡,最多的时候请愿书上有超过12万人签名,这几乎包含了鞑靼的所有成年人。

只可惜书面上的请愿根本感化不了苏联当局冷硬的心,所以克里米亚鞑靼人只能采取更为激进的手段——示威游行和“社会运动”。

幸而在克里米亚鞑靼人长达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下,克里姆林宫最终迫于现实压力在80年代末期松了口。

毕竟此时的苏联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经济萧条、民生困苦、体制僵化等问题暴露无遗,若继续对鞑靼人的诉求视而不见,只会让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到了1989年底,苏联政府正式通过发令,承认了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合法权益。

等苏联大厦彻底垮塌后,鞑靼人也终于陆续踏上了返乡的路程,只是此时的克里米亚早已物是人非。

原来是苏联政府把鞑靼人赶到乌兹别克斯坦以后,强势地抹去了他们曾在克里米亚生活过的印记。

为达目的,政府不仅用苏联文化覆盖了克里米亚的土著文化,而且相关书籍也遭到了篡改。

只写了鞑靼人对政府的仇视,却只字不提他们丧家之犬般的流放生活。

再加上鞑靼人被驱逐以后,苏联政府又往克里米亚迁徙了新的居民,数十年的繁衍生息让“外来者”远比鞑靼人更像这片土地的主人。

因此鞑靼流民就算处理好了变更国籍、举家搬迁等一系列麻烦,也无法顺利地与故土上的现住民融合,反倒更像是格格不入的他乡之客。

综上所述。

虽然政策上对克里米亚鞑靼人的流放早已取消,但鞑靼人时至今日都未能重新在自己的故土扎根,这对鞑靼人而言无疑是莫大的遗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大国知史

大国知史

世界万花筒,五彩斑斓任你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