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注册官方入口 豆瓣8分,你可能错过的院线佳作

火星研究社 1周前 (11-14) 阅读数 2 #推荐

反鸡汤反内卷反矫情,已经成了如今社畜对社会形态的三连反击。

只是反来反去,似乎又造就了更多的“装逼文学”。

比如瞎溜达的city walk,随时躺平的chill,保安的新称呼BA,以及失业&待业的GAP。

换了英文形容词就真的能更“好”了吗?

对此我持保留意见。

但这么形容似乎确实能让部分脆皮青年感受到一丝自我保留的“自尊”。

在今年的内地端午档,一部小镇青年返乡记 AKA GAP青年自救指南的小清新文艺片《走走停停》登陆院线。

该片在一票“没一个能打”的共计六部同档期上映的电影里,以倒数第二的票房位列其中。

虽然票房十分不理想,但豆瓣评分却在院线赛道十分亮眼,截稿日前23万人打出了8.0的高分。

你是否错过了它呢?

01

我对胡歌没有任何童年滤镜,甚至他“客观的帅”也不是我的菜。

但对他的作品还是抱有一定的关注度,因为我相信他是一个对演技和剧本都很有自我追求的演员。

神奇的是,他的大热剧作似乎都不在我的取向之中。

小时候没有看过仙剑,也不喜欢其在《伪装者》中的表现,《繁花》没有看下去,只有《琅琊榜》还颇有印象。

“感受”这东西向来以“私人”为标准。

时至今日,在我自私的审美里,最喜欢他的表演还停留在《南方车站的聚会》,以及声音出演的《但是还有书籍》。

我相信以胡歌以偶像转实力的职业规划目标,在这几年他的择片方向已经表现得十分明确。

从《不虚此行》到《走走停停》,这无疑展示了一种“逆风而行”的勇气与追求。

不过相信胡歌自己也明白,在他当前的职业生涯阶段,他仍然需要一部高票房大片以证明自己的大银幕商业价值。

可以说该片的票房不理想几乎在意料之中——在国内院线,艺术片“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似乎已成共识。

世俗一点说,对于制片方和创作者而言,获奖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而高票房往往只是一种奢望。

《走走停停》也不负众望地获得了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三大奖项。

而作为路人,之前看到他路演时输出“我们也需要票房,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应有的样子,如果你也热爱艺术,希望多多支持”时,就不由得感受到可怜之中那一丝无法看清现状的可叹。

他的演技是否足以支撑起票房?

未必。

但他的选片是否值得称赞?

必须。

毕竟在日渐萎靡的票房市场,越来越浮躁的创作之中,艺术片的活跃是如此重要。

这一类型的作品在探索和表达中所呈现的深度和价值,以及它们影响和丰富我们的文化景观所存在的必要性,毋庸置疑。

而《走走停停》将一个颇“丧”的主体中融入了不少轻松活泼的元素,甚至触动之余还带来了减压奇效的作品,实属难得。

02

《走走停停》无疑是一部散文+记录式的影片。

与多数影片的叙事逻辑不同,这部作品采取了一种颇具挑战的“逆向思维”。

我们并没有看到主角因为具体事件而追求一个具体的目标,更没有看到在完成目标时所安排的“打怪升级”桥段,甚至也没有收获最终达成目标作为结局。

整个故事似乎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走到哪儿停到哪儿,散漫得就像我们平凡的人生。

吴迪,一个北漂的编剧,他的职业梦想破灭后似乎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当他无奈之下选择回到家乡,除了不愿意承认传统意义上的“失败”,甚至还没有日后明确的生活计划或目标。

某日,他遇到了昔日高中同学冯柳柳,在电视台工作的她依旧貌美,但离异单身。

为了挽尊,他自称暂时GAP,仿佛归乡只是主动选择继续更好地发展的一环。

两人熟悉中略显尴尬的互动,都为彼此找到了一丝生活的慰藉。

吴迪从一种躺平的生活状态中爬起,在亲友的推动下决定重新开始创作,并试图用极低的成本将自己的剧本变为现实。

于是草台班子迅速搭建——吴迪的老妈成为主角担当,开出租车的妹妹客串收音,原本打算以吴迪为主角拍摄一部返乡青年纪录片的冯柳柳也前来助阵,甚至演变成了一部新人导演的幕后纪录片。

影片巧妙地采用了戏中戏的拍摄方式,通过不同的画幅比例区分了三种时空维度。

2.39:1的画幅描绘了现实生活;

16:9的画幅用于展现冯柳柳掌镜下的幕后伪纪录片;

4:3的画幅则用于呈现吴迪执导的电影中的戏剧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部分导演还特意模仿了小津安二郎的风格——黑白画面+低机位+固定镜头,别有一番趣味。

这样的设置让吴迪在这部电影中扮演了一种独特的双重角色——既是自己剧情片的摄影师,又是冯柳柳纪录片中的被拍摄者。

这种角色设置使他同时成为影片的主体与客体,体现了一种复杂的自我观察与被观察的关系。

实际上,除了吴迪,电影中的其他角色也同样扮演着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双重身份,他们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事中的参与者。

就这样,拍摄过程中的冲突与伪纪录片的展开,将故事拉入了第二幕,而影片的核心也逐渐围绕着母亲的过去展开。

03

吴迪的母亲江美玲女士,是我在该片最喜欢的角色,没有之一。

这是一个颇具老一代“中国特色已婚中老年妇女”标志的形象代言人——在放弃自我、乏味的工作、遗憾的婚姻中选择“归属”,平静地步入退休生活。

虽然如今江美玲的生活看似乏味,但曾经颇为多彩。

年轻时的她精通外语,热爱音乐,擅长表演;

也曾放弃过绝佳的职业机会,放弃了其他的心动男嘉宾,选择留在小县城,和吴迪的老爸度过此生。

面对回家“啃老”的儿子,她并没有表现出苛责,甚至说出了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金句“成功不见得是块金子,失败也不见得是坨屎。”

在江美玲的态度上,最直观地输出了《走走停停》的精神内核——“允许一切发生”。

相较于母亲的“导师担当”,影片中的父亲则是“搞笑担当”。

他像所有中国刻板印象里的父亲一样,好面子、嘴硬,但患得患失。

起初因为面子问题拒绝加入拍摄,而当拍摄正式开始后,又因为缺乏参与感而感到失落。

尤其是当看到妈妈与男演员搭戏时,他的嫉妒心理达到顶点,甚至偷偷跟踪他们,这一幕不仅讽刺而且极富娱乐性。

当我们以为故事讲这样欢乐地延续下去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死亡让人心头一紧。

正如吴迪的那句台词:“生活不会按照你的剧本走”,就是如此任性。

面对明天与意外,除了接受还能怎么办呢?

于是我们看到了在这个没有刻意渲染悲伤的故事里,每个人都以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保持原有的节奏继续生活。

在走走停停之间,每个人都遭遇了挫折,但却都以一种淡然的心态接受和面对,活出了自己应有的样子。

在这个基调丧,内核治愈的非传统故事里,我们也并没迎来一个大团圆结局。

吴迪没和冯柳柳走到一起,甚至没有因为拍摄自己剧本的电影而重返编剧生涯。

电影中每一个可能走向俗套的情节,都在生活的匆忙中突然转折,带向了一条不符合戏剧逻辑但符合生活可能性的新方向。

爱它的人觉得不狗血不俗套不谄媚,而不喜欢它的人则觉得散漫到甚至没有讲好一个故事。

在我的认知里,无论何种评价对于《走走停停》都是成功的。

毕竟这部电影中除了生活态度的表达,更是结构了一种现代人的角色归属——无论我们的社会角色属性为何,都是在不同层面上既审视别人,也被别人审视。

每个人也都逃脱不掉在现实与表象之间不断转换的角色与身份。

如何找到个体自我表达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平衡?

如何接受平凡的同时不被世俗的成功捆绑?

甚至如何在商业利益与艺术价值中实现双赢?

这或许都是《走走停停》想要表达给所有观众的更深层次的价值观思考。

如果要说该片给我最大的遗憾是什么,那就是当扮演母亲的父亲转身后那段多余的三年后的戏码。

吴迪驾车偶遇冯柳柳走走停停的桥段,硬生生把一个原本能拥有最触动人心和留白的结局变成了“命题作文”,多余得令人恼火。

而该片给我最大的满足,则是“彩蛋”里终于圆梦的江美玲女士,和其饰演者岳红一样,都拿下了电影奖项的“最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火星研究社

火星研究社

生命因电影而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