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万绿湖-老潘河鲜,科普中国,CIKI。
广东一河道猪麻锯大爆发近日,IP地址为广东的博主@万绿湖-老潘河鲜发布了一则视频,配文是:“乡下猪麻锯,好多靓野。”
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处水质不算清澈,明显泥沙基地的河道中,有大量体型长长的东西的河边漂浮着。它们并非树枝或者啥死物,而是活生生的,此时正在不断地扭动着。细看其身上还有一些斑纹。
从博主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所谓的“猪麻锯”,这是是合鳃鱼目刺鳅科刺鳅属鱼类,更正式的叫法应该是刺鳅,除了“猪麻锯”这个俗称,它还有钢鳅、刀鳅、石锥等名字。
不过就这么看确实太像是蚂蝗了,也难怪评论区的很多网友即使博主已经说了名字了,他们依然怀疑这些是蚂蝗。不过蚂蝗可没有这么大的,最大也就有13厘米的个体,而且也不会这么密集。
“猪麻锯”这个叫法是广东客家人那边传出来的,有网友表示博主这么称呼刺鳅,实打实的广东人无疑了。结合博主的IP地址,使得这个视频更有说服力了。
一位年纪比较大的网友对此产生了回忆,他表示:“以前湖北当杂鱼卖,现在我们这绝迹了。跑到广西问价100,还好小时候吃过,晒干了特别香,比泥鳅香,肉质有韧性。”这鱼我是完全没吃过的,被他描述得确实有点好奇了。
猪麻锯刺鳅的体型细长,前端略显扁平,而越往后则愈发扁平。其头部尖锐,嘴巴同样修长,前端延伸出一个类似鼻子的吻突。其鼻孔结构独特,前鼻孔呈管状,后鼻孔则为圆形,紧邻眼睛前方。眼睛位于头部侧面,而在眼睛下方,隐藏着一根细小但尖锐的刺。
其嘴巴位于下方,形状近似三角形,其口角几乎延伸至眼睛前方。它的牙齿细小而密集,排列成带状,类似于绒毛。值得注意的是,刺鳅没有腹鳍,但其胸鳍较小且呈圆形,背鳍和臀鳍则与尾鳍相连。在背部,还排列着一排坚硬的棘刺,为其提供了额外的防御能力。
刺鳅的背部呈现黄褐色,腹部则为淡黄色,同时身体上布满了类似网眼的花纹。在身体两侧,还分布着众多垂直的褐色斑点,这些特征使其在水中具有独特的迷彩效果。
它们主要栖息于水底环境,如小河沙滩、砾石丰富的河段以及水草茂盛的浅水区域。它对水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无论是淡水还是半咸水环境,都能良好地生存。在白天,刺鳅会躲藏在泥沙中以避免天敌的捕食;而到了夜晚,则会利用其长鼻子和嘴巴在泥沙中挖掘并捕获猎物。
刺鳅是杂食性物种,虽然它主要以小动物为食,如小虾、水生昆虫幼虫等,但也会摄取一些藻类和其他鱼类的鱼卵。这种杂食性使得刺鳅在食物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在中国,长江、黄河等水系都能发现其踪迹。
我是没吃过,但据说刺鳅的肉质细嫩且味道鲜美,同时富含营养,含有高蛋白和低脂肪等优质成分。此外,其体内的氨基酸、脂肪酸等对人体健康具有诸多益处。因此,刺鳅目前在市场上受到广泛的欢迎和青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不那么常见了据老一辈人的回忆,小时候村里的池塘和小溪是孩子们乐园,抓那种叫“猪麻锯”的小鱼算是娱乐方式之一。那时候,玩具没现在这么多,钓“猪麻锯”就成了当时最重要的乐趣。
记得那时候,只需要一根直溜溜的竹竿当钓竿,一条细线绑着,再做个小浮漂漂在水上,看看鱼儿啥时候上钩。饵料嘛,就是挖几条蚯蚓,挺简单的。往河边一坐,能钓一下午,那叫一个自在。那时候的“猪麻锯”特别多,还特别贪吃,一看到饵料就猛扑上去,你还没反应过来呢,它就被拉上岸了,每次钓到都特有成就感。
不过啊,那时候大家不太珍惜这些小鱼。大多数时候,“猪麻锯”都成了鸡鸭的口粮,剁成几段往院子里一扔,鸡鸭们都跟疯了一样抢着吃。现在想想,真是挺可惜的,这种小鱼现在可难找了。
这些年,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得太快了,污染和栖息地退化导致“猪麻锯”也越来越少了,真是让人挺遗憾的。
不过数量一少,“猪麻锯”的价格就提高了。从以前的鸡鸭饲料,变成了餐桌上的高档菜。听广东、广西那边的人说,这种小鱼现在一斤要卖到60-120块钱,想吃一条还真不容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