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过去,人们可能认为将飞船送入太空就已经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更不用说出舱亲身体验月球的感觉了。
然而,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那些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已经逐渐变为现实。
通过对比中美航天员出舱的时间,发现美国最长能达到8小时56分钟,那么中国究竟又有着怎样成绩呢?
信源:再次刷新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神十九出舱视频→2024-12-17 央视新闻 2024-12-17
美国出仓时长
从最初试探性的尝试,到当下长时间的太空作业,人类在太空行走之途历经漫长且艰辛的历程。
1965年,苏联宇航员在“上升-2”号宇宙飞船任务中,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太空行走,他通过一条安全绳与飞船相连,在距离飞船5.3米的位置活动了大约10分钟。
信源:太空行走历史中的特殊瞬间 2022-09-02科技日报
虽然那次太空行走历时虽短,意义却极为非凡,它标志着人类正式向着太空探索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随后,美国在太空行走领域迎头赶上,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就。
1984年,美国航天员布鲁斯·麦克坎德里斯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无系绳太空行走,他利用携带的喷气背包,在太空中自由飞行了接近百米的距离。
2001年,美国宇航员吉姆·沃斯和苏珊·赫尔姆斯在国际空间站外进行了一次长达8小时56分钟的太空行走,创下了单次太空行走时间最长的纪录。
然而,在进入21世纪后,美国在太空行走领域的发展似乎放缓,甚至出现了一些问题。
2017年,经验丰富的女航天员佩吉·惠特森在执行太空出舱任务时,意外丢失了一个太空垃圾防护罩,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也暴露出美国航天技术并非完美无缺。
近年来,美国宇航员单次太空行走时长多在6至7小时上下,相较于2001年的纪录,并无显著进步。
更令人忧虑的是,2024年底美国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的返回计划因技术故障等原因被推迟数月,这反映出美国航天技术当前面临的挑战。
尽管中国进入太空行走领域的时间较美国晚,但其发展速度惊人,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中国出仓时长
2008年,中国宇航员翟志刚身着我们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行走。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从最初的19分钟,发展到后来的数小时,中国航天员太空行走时间纪录不断被刷新,与美国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2024年5月,中国航天员叶光富和李广苏在执行神舟十八号任务期间,成功完成了长达8.5小时的太空行走。
这一举动不仅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的最长时间纪录,而且接近了美国保持的最高纪录。
然而,就在几个月后的现在,奇迹又一次诞生。
中国航天员蔡旭哲和宋令东在执行神舟十九号任务期间,成功完成了长达9小时的太空行走,打破了美国宇航员在2001年创下的8小时56分钟的世界纪录。
在长达9个小时的出舱过程中,蔡旭哲和宋令东展现出了中国航天员的过硬素质和卓越能力,他们密切配合,默契无间,每一步操作都精准到位,每一个动作都沉着冷静。
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之中,他们全神贯注、持之以恒,最终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此次长达9小时的太空行走,不但刷新了时长纪录,更充分彰显了中国航天技术的雄厚实力以及航天员的超凡能力。
它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服技术、出舱活动技术、空间站建设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太空合作
在迈向宇宙的征程中,太空行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太空环境的极端恶劣性也给太空行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所以航天员的安危和太空漫步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航天服技术的先进与否,这不仅仅是衣服,还是个全方位的生命支持系统,航天员在太空的“移动安全屋”。
美国的EMU(舱外活动装置)航天服,重达120公斤,穿上它如同披上了一件“太空铁甲”。
同时,EMU还配备了一个“生命保障背包”,里面装载着氧气供应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压力控制系统等一系列生命保障设备,为航天员提供生存所需的必要条件。
而中国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则是中国航天科技的结晶,代表着中国在航天服领域的最高水平。
“飞天”升级,用上了更炫酷的科技和面料,穿起来更自在方便,这个关节设计得挺巧妙的,让宇航员在太空里活动起来更轻松灵活。
同时,这款头盔视角更宽,方便宇航员更好地看周围的情况。
如今,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航天大国,在太空领域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
近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在载人航天、月球及火星探测等关键项目上,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逐渐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并在某些领域达到了领先水平。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创下的9小时太空行走纪录,无疑是中国航天实力的有力佐证。
虽然美国在航天领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技术积累,但在近年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从航天飞机退役到国际空间站老化,他们似乎进入了一个调整期。
尽管面临挑战,美国仍在积极寻求航天发展的新方向,比如推进重返月球计划和载人火星探测计划等。
在这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太空探索“竞赛”中,中美两国既是彼此的竞争对手,也可能是潜在的合作伙伴。
毕竟太空探索是一项极其复杂且成本高昂的事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完成。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共享资源与技术,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太空探索事业的发展,最终惠及全人类。
笔者认为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的9小时太空行走成就,既是中国航天的荣光,也为全人类贡献了宝贵的经验。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航天还会更上一层楼,给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添上更强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