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前言】
当今世界核武器仍然是国际关系中最具威慑力的战略工具,虽然世界上的拥核国家只有不到10个,但核弹头的总数却已经超过了10000枚。
其中美国和俄罗斯的核弹头数量遥遥领先,俄罗斯的核弹头数量达到了5580枚,美国也紧随其后,有5044枚。
同样身为世界大国,中国拥有多少枚核弹头呢?核力量的悬殊差距会如何影响全球战略平衡?各国的核政策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核武器的全球分布
2024年6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了最新的《全球核力量》年度报告。
报告中的数据令人震惊:全球核弹头总数高达12121枚,其中可供作战使用的约有9585枚。
美国和俄罗斯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核巨人”,俄罗斯以5580枚核弹头高居榜首,美国则以5044枚紧随其后。
这两个国家的核武器数量之和,占据了全球核武器总量的近90%,即使是冷战结束后的30多年里,美俄两国在核军备竞赛中依然保持着绝对优势。
美俄当然是核大国,不过除了美俄之外,其他拥核国家的核弹头数量,咬的也非常紧。
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南亚地区的核对手,分别拥有约172枚和170枚核弹头。
这两个国家虽然核武器数量相对较少,但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其核武器发展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朝鲜的核武器发展相当坎坷,如今也已经拥有了50枚核弹头,虽然数量不多,但朝鲜核武器的存在及其持续发展,对东北亚地区乃至全球安全都构成了严重挑战。
近年来,中国在核武器领域的投入明显增加,除了数量的变化,中国还在积极发展多样化的核武器投送系统。
中国正在建设新的导弹发射井,发展新型战略核潜艇,并升级战略轰炸机。
但与美俄相比,中国的核武器数量仍然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中国一直坚持“最低核威慑”战略,强调核武器只是为了自卫,而非进攻性武器。
中国等新兴核国家,更多地将核武器视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后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战略平衡就此被打破。
当今世界,核武器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威慑而非实际使用,即便是拥有较少核武器的国家,只要具备可靠的第二次打击能力,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战略平衡。
威慑力的真正体现
在核时代,拥有核弹头只是威慑力的一部分,真正决定一个国家核威慑能力的,是其核武器的投送能力。
美俄两国都拥有完整的“核三位一体”系统,即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
这种多元化的核力量结构,确保了即使在遭受突然袭击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有效的反击能力。
美国的“三叉戟”潜射导弹、“民兵”陆基导弹和B-2隐形轰炸机,构成了一个几乎无懈可击的核打击网络。
俄罗斯则以其“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北风”级战略核潜艇和图-160战略轰炸机,维持着强大的核威慑力。
相比之下,中国的核武器投送能力虽然仍有差距,但近年来进步显著,我们正在加速发展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可携带多个分导核弹头。
在海基核力量方面,中国的094G型战略核潜艇配备了射程超过10000公里的巨浪-3导弹。
中国还在积极发展新型战略轰炸机,据报道,中国正在研制具有隐身能力的轰-20轰炸机。
印度也在积极发展核武力量,正在开发的“烈火”系列弹道导弹和“海基威慑力量”项目,就是建立自己的核三位一体系统。
巴基斯坦则专注于发展可携带核弹头的巡航导弹,如“拉德”和“巴布尔”系列。
朝鲜虽然核武器数量有限,但其导弹技术的进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核武器投送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航空航天、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核武器投送能力的竞争,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
事实上,核武器投送能力的提升带来的不仅是威慑力的增强,也可能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
大国博弈下的核态势
核武器不仅是军事工具,更是政治筹码,美国的核政策近年来经历了一些调整。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推出了雄心勃勃的核现代化计划,计划在30年内投入1.2万亿美元升级核武库。
计划包括更新陆基洲际导弹、发展新一代战略轰炸机B-21和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等。
拜登政府上台后,虽然在一些具体政策上有所调整,但核现代化的大方向并未改变。
美国的核政策仍然强调维持强大的核威慑力,同时也表示愿意通过外交途径减少核风险。
俄罗斯的核政策则更加强调核武器的战略重要性,普京政府多次强调,核武器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基石。
俄罗斯不仅在持续更新核武器系统,还在战略层面赋予核武器更大的作用。
2020年,俄罗斯发布的核威慑国家政策文件中,首次明确了可能使用核武器的情况,包括在常规战争中面临威胁国家存在的情况。
相比之下,中国的核政策一直保持相对稳定,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更何况,相较于美国和俄罗斯,中国的核弹头数量确实非常少,500枚的数量甚至连俄罗斯的零头都不到。
中国的核弹头数量排在世界第三,虽然远少于美俄,但现代化水平和投送能力的提升,也使核威慑能力不容小觑。
还有报告显示,中国的核弹头数量在一年内从410枚增加到了500枚,增长了整整90枚,这一增长速度之快,超出了许多专家的预期。
不过这个报告的真实性其实存疑,关于这个问题,当时我们的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就已经进行了回应。
林剑表示,中方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的白皮书,明确阐述了中国自卫防御的核战略,相关的战略保持高度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可预测性,可以认真阅读。
如果真的对战略安全问题感兴趣,建议多关注美国投入巨资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强化核共享和延伸威慑等方面的情况,这才是真正关乎全球战略稳定的重大问题。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核力量,加快了核武器现代化步伐的同时,仍然强调核力量的防御性质。
不过核政策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调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就多次暗示可能使用核武器。
但从长远来看,减少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推动核裁军进程,仍然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走向更安全的世界
核军控是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这一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21年,美俄同意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五年,该条约限制了两国部署的战略核弹头数量,是目前仅存的美俄双边核军控条约。
除此之外核军控进程似乎陷入了停滞,2019年,美国退出《中导条约》,2020年又退出《开放天空条约》。
其实核武器的数量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核威慑能力,核武器的投送能力、技术水平、战略部署等因素,都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力量的重要指标。
而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网络战等新兴技术的出现,模糊了常规武器和核武器之间的界限,增加了战略误判的风险。
长期以来,中国以其核武器数量远少于美俄为由,拒绝参与美俄主导的核裁军进程。
但随着中国核力量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表示,愿意在美俄进一步削减核武器的基础上,参与多边核裁军谈判。
美俄两国已经开始就新的战略稳定对话进行磋商,一些新的多边机制,如“制造核裁军环境”倡议,也为推动核军控提供了新的平台。
核军控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有效的核军控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努力。
结语
核武器的存在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大国之间的战略平衡,但其巨大的毁灭性也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更何况,全世界九成的核弹头掌握在两个国家手里,而中国虽然紧随其后排在第三名,但报告中的数量也不过500枚,而这甚至还是一个没有得到我国官方确认的数字。
在核时代,没有绝对的赢家,只有共同的输家,因此美西方国家不论怎样炒作核弹头数量,或者炒作中国的数量增加都没有意义。
不论外界怎么抹黑,我们一直坚持的都是“够用即可”的核发展理念,因此不管报告中的数据真假几何,都不必执着。
如果你喜欢我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END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在2024年6月18日《“中国核弹头增加90枚”?中方回应》的报道
环球网在2024年6月18日《SIPRI全球核力量年度报告发布,全球核武库出现哪些新变化?》的报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