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秀美
编辑 | 杨秀美
前言朱朱棣,明朝历史上最为雄才大略的皇帝之一,曾五次挥师北征。这不仅仅是一场场征战,更是一场关乎大明存亡的生死较量。
为何他要如此不顾一切地北征?朱棣的回答耐人寻味:若不北征,大明或许要面临亡国危机。
究竟是怎样的敌人让一代帝王如此忧心忡忡,甚至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在这五次北征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与惊心动魄的瞬间?
一、朱棣五次出征漠北的原因朱棣五次出征漠北,最根本且最直接的缘由就是要狠狠打击北元的残余势力,全力守护国家安全。
咱们都清楚,自古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原农耕王朝的巨大威胁。他们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也不修筑城池,生产方式极为落后,许多生活必需品都无法自行生产。
要是没有合法的贸易途径,他们就只能南下侵扰中原,大肆抢夺生产生活物资。
他们以擅长骑射闻名,军队主要由骑兵构成,行动迅速,冲击力极强。说来就来,抢完就跑,让中原人束手无策。正因为如此,中原王朝多数时候只能采取战略防御,修筑长城便是出于这个考量。
在明朝,情况同样如此。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可北元的残余势力贼心不死,一直觊觎着中原的肥沃土地,妄图恢复昔日大元的荣光。
朱元璋在世时就多次派兵出击塞外,打击北元,还把众多儿子分封到北方边疆镇守。朱棣身为北方的藩王之一,被封在战略要地北平,自然少不了和蒙古人交锋。
他在当燕王的时候,就多次跟随大将军徐达北征,与蒙古人作战。
二、五次北征的故事与瞬间洪武二十三年,朱棣亲自率领军队出征漠北。他先是派遣小股部队在茫茫大漠中探寻到蒙古人的驻地,接着趁着雪夜,指挥大军迅速包围了那里。
随后,他极为冷静地派遣使者与北元太尉乃儿不花谈判,成功将其招降,兵不血刃地俘获了一万多蒙古人,还有数不清的牛羊马匹。这一役充分展现了朱棣卓越的军事才能,让他声名远扬。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依然持续对北元展开打击。蒙古人退回草原后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其中鞑靼和瓦剌实力较强,兀良哈相对较弱。
朱棣先是在永乐七年派大将丘福率领十万精兵征讨鞑靼,可惜丘福轻敌冒进,导致全军覆没。朱棣勃然大怒,决定亲自率军出征。
永乐八年,他首次亲征鞑靼,大获全胜,极大地削弱了鞑靼的势力。
四年之后,他又在永乐十二年再度亲征瓦剌,再次大获全胜。经过这两次征讨,鞑靼和瓦剌的实力锐减,很难再对大明构成重大威胁。
而朱棣后来又三次亲征,后面这三次基本上都没有取得显著成果,反而白白耗费了大量国力。
而且,朱棣在位期间还做了许多大事,比如派遣郑和下西洋、营建北京、疏通大运河、修建长陵、大报恩寺、武当山宫殿等等,同时还频繁对外征战,南征安南,北征漠北。
这使得国家负担沉重,百姓苦不堪言,山东甚至爆发了著名的“唐赛儿起义”。尽管如此,朱棣明知国家面临严峻形势,却不顾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执意要继续北征。
三、对朱棣五征漠北的看法这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安全,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首先,朱棣急切地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他通过篡位登上皇位,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自认为在各个方面都远超侄子建文帝。
建文帝登基后大力削藩,把朱棣逼到了绝境。朱棣觉得这天下是自己拼死打下来的,必须要证明自己是一位伟大的皇帝,远远强过建文帝,从而获得众人的认可和尊崇。
其次,朱棣的身体存在一定问题。他一生共育有九个孩子,其中七个是徐皇后所生。
他的长子朱高炽出生于洪武十一年,幼子朱高爔出生于洪武二十四年,那时朱棣年仅三十三岁。
而在此之后的三十二年里,他再无子嗣。据朝鲜的史书记载,朱棣曾因怀疑后宫嫔妃被人毒死而诛杀了许多宫女,其中一名宫女在临死前大骂朱棣,直言他自身有问题。
正因如此,朱棣对后宫兴致缺缺,只能拼命工作,上战场奋勇杀敌,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英勇无畏。
再者,传国玉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朱元璋在位时就曾多次北征蒙古,试图寻找传国玉玺。解缙和周敬心都曾在相关论述中提及此事。
朱棣同样渴望找到传国玉玺,以此来证明自己是顺应天命、名正言顺的正统皇帝。
最后,朱棣的身世和血统也对他的行为产生了影响。他并非马皇后所生,而是碽妃之子,而这位碽妃很可能是蒙古人。朱棣的好战天性或许与此有关。
关于朱棣的生母,一直存在争议。但经过严谨的考证,朱棣并非马皇后所生,而是碽妃所出。比如,从朱元璋子女的出生时间来看,就存在不合理之处。
黄子澄曾说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弟,还有孙贵妃的相关事件也能证明周王是庶子,那么燕王自然也是。《南京太常寺志》中有明确记载,朱棣的生母是碽妃,明末清初的史学家李清和钱谦益也曾对此进行过验证。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在第五次亲征漠北的途中病倒。最终,他在榆木川与世长辞。他的一生在北征中落幕,对于这位“马上天子”而言,或许这就是他最好的归宿。
他因皇位而隐瞒了生母的真实身份,内心或许对生母满怀愧疚,这也许就是他耗费巨资在南京修建大报恩寺以纪念生母的原因。
四、后世评价对于朱棣不顾百姓死活执意五征漠北的行为,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
一些人对朱棣的雄才大略和军事才能表示钦佩。他的五次北征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北元的残余势力,维护了明朝边境的相对稳定,展现出了他的决心和勇气。
他通过亲征,试图消除北方游牧民族对明朝的威胁,保障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这种积极的防御策略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如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了对外交流;营建北京,为后来的政治中心奠定了基础;疏通大运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等,也证明了他的统治能力和远见卓识。
而也有不少人认为他后期的坚持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国家因为频繁的征战和大规模工程建设而负担沉重,百姓生活困苦,山东的“唐赛儿起义”就是这种困境的一个反映。
后三次北征未能取得显著成果,却耗费了大量的国力,这使得一些人质疑他的决策是否明智。
从历史的长远角度来看,朱棣的北征行动是明朝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他的动机和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军事、个人心理等方面。
尽管他的一些做法可能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统治时期对明朝的发展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他的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局势以及其行为所带来的各种后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