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件事,用长期和短期分析,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明朝迁都这件事,朱棣的做法应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用短期眼光来看,朱棣把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是明朝的一招臭棋。因为“朱棣迁都”包含着很多复杂的因素在当中。狭隘地说,朱棣和唐太宗、宋太宗是一路类型的皇帝,他们的帝位来路不正。
为此,他们会穷其一生证明自己采取非正常得来的皇位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唐太宗时期的唐朝采取“跑马圈地”式的开疆拓土,或是采取极其包容的措施,来制造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宋太宗则是用毕生的精力想着如何收复幽云十六州。
朱棣也是如此。他迁都北京,是为了疯狂北伐做积极备战,是想向天下人表达一个决心,他要把明朝的根据地安放在靠近敌人最近、最危险的北部门户,誓死要荡平明朝的北部边患问题。言外之意是告诉天下人,我虽然帝位来的不地道,但我要干的事不是那个朱允炆能够相比的。和现代北边有位大神的套路是一样的,有点“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明朝”的味道。
明朝推翻元朝后,并不像其他朝代更替一样,把老东家一窝端掉。元朝有草原这一条退路,他们没有被彻底消灭,只是退出中原大地,再次回到草原老家。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曾经征服过世界的民族,即使下台,它仍然具有很强的军事实力。在明朝初期,他们还是经常聚集起来搞一下明朝的边境,徐达和蓝玉去教训过北元,但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
朱棣在这件事情上,绝对经过深刻的思考。他迁都北京、亲自坐镇守护正北方,然后由秦王朱㭎镇守西安,晋王朱樉镇守太原。西安、太原、北京这三个点连在一起,正好构筑成一条坚固的防线。
但是朱棣的这个想法忽略了两个严重的事实。他能否在她在位期间,彻底解决了北部边患问题。如果不能的话,他的后续接班人能否有这个能力,去替他解决。
现实告诉我们,朱棣和他后来的数代接班人都没有解决掉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成为覆灭明朝的最主要的原因。
朱棣迁都北京与秦王、晋王形成拱角之势,站在朱棣的立场,这是绝对正确的,但也只是局限于朱棣本人。他敢这么玩,是因为他自己有着很强的军事能力,秦王和晋王也是猛将。后来的接班人未必有他这份能力,更未必有他这么能打仗的部将。
最经典的是明英宗北伐引发的北京保卫战,朱祁镇在距离都城二百里的土木堡被俘虏,北京也被瓦剌包围,得亏出现于谦这种牛人,要不明朝提前就亡了,
后来,蒙古和后金多次打到北京城下,皇帝和朝廷整天活在“靖康之变”那种提心吊胆的状态下,这种精神压力很大。还有一点,蒙古和后金打来的时候,朝廷必须从各地调派兵力来勤王,这种来来回回所消耗的成本也是巨大的。
如果不是朱棣迁都时,立下“天子守国门”的豪言壮语,崇祯皇帝是不是可以南渡,到没有被战火洗劫的南方重拾朝政,再图北伐。问题是,这句话直接把崇祯皇帝的退路给堵死了。一是他自己没脸面走,祖宗遗训难以背弃,二是他想走的时候,东林党就抬出这句话来压他。最后,崇祯皇帝只能死给大家看。
迁都北京所带来的影响并没有因为崇祯去世而结束。南逃的皇室成员跑到南方后,在南京陪都官员的簇拥下建立起南明政权。当真假太子的闹剧上演时,南京陪都的官员没有一个人能够辨认太子,因为他们谁都没有见过太子。“真假太子”一折腾,对本来喜欢内斗的南明内部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因此,“朱棣迁都”对明朝来说,是一招极臭极臭的棋。
但用长期眼光来看,朱棣对宏观民族大业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首先,推动了大运河的开凿。都城建在北京,意味着明朝的所有人力物力财力都要由南向北供应,只有保障这一点,朱棣才有充足的战略准备,来应对和解决北元的问题。南粮北运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大运河必须重新疏浚。所以,朱棣迁都的第一个贡献是重修大运河。
其次,朱棣迁都是对北方的一次重大开发。皇都所在的地方,必然集合着天下的精英,他们在这里当官工作,所带来的文化贡献是无法具体估量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因朱棣迁都带来的大运河和文化贡献,间接地强化了华夏大一统的认知。从唐朝晚期,经过五代十国和宋朝,幽云十六州长期从中原王朝割裂出去。幽云十六州也逐渐从大一统的概念中变得模糊。宋朝还一直提幽云十六州,到后来,你会发现连史书都不怎么提及这一地带。
朱元璋只是从版图形式上完成大一统,但没有来得及精英幽云十六州。文化和观念的认同远远超过地域的认同,朱棣的到来,让华夏民族重新回忆起,幽云十六州是中原帝国的一部分,数百年的地域割裂带来的认知割裂重新联系在一起。
所以,朱棣的迁都是一招臭棋,也是一招妙棋。只能说他“毁了一个朝代,成就了一个华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