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末年,官渡之战是最重要的战争之一。而在这场战争中,曹操以少胜多,一击挫败袁绍,夺得了北方的统治地位。也正是这一战,造就了曹操吞并天下的气势。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得知,官渡之战后,袁绍一蹶不振,袁氏也就此衰落。曾经强盛的诸侯,也沦为时代的尘埃。
但是,历史真的如此吗?在那场战争结束之后,袁绍是否有机会重来?而致使战争失败的,又是何种因素呢?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得慢慢来看。
东汉末年,乱世刚刚开始的时候,袁氏是最强的世家。袁绍、袁术这两兄弟,关系虽然不和,但都是汝南袁氏的人。谁强谁弱,都不耽误袁氏争霸。
而袁绍借着家族之力,在乱世中迅速登顶,成就了一方诸侯。公元199年,袁绍战胜公孙瓒,接收了对方的领土,占据了幽州、青州、冀州、并州之地,达到了巅峰期,俨然一副吞并天下的架势。
袁绍所占据的地方,人口充沛,粮草充足。尤其是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又有桑枣之饶”。有冀州在,袁绍的战争潜力巨大,完全不虚任何人。
而在此时,曹操占据的领地,只有衮州、豫州。而这里,是四战之地,北方袁绍,南方刘表、张绣,东南的孙策,加上貌合神离的刘备。曹操的处境,可不是一般的危险。
即便情况如此,也依旧压抑不住曹操的野心。与袁绍临近的他,早就看上了河北之地。在他心里,也暗暗谋划着,伺机北上,入侵袁绍。
公元200年,董承、王服等人受衣带诏,遵从汉献帝的命令,想要诛杀曹操。但事情败露,反被曹操诛族。
虽然衣带诏失败,但并不是毫无作用。尚在北方的袁绍,本来就想对曹操下手,如今,终于获得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就这样,袁绍也奉衣带诏,率兵前来讨伐曹操。就这样,袁、曹双方正式开战。
而刘备,本就是汉室宗亲,又参与了衣带诏之事,如果牵扯到他,他也没好果子吃。于是,刘备主动出击,占领下邳,起兵反曹,召集了数万兵马。
但他也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击败曹操的。于是,他派人联系袁绍,打算合力攻曹。
但没想到,曹操为了避免意外,亲率精兵攻打刘备。面对曹操的精锐,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亡河北,前去投奔袁绍。
刘备被击破,剩下的事情,就是袁绍、曹操之间的了。于是,曹操一路奔袭,来到了易守难攻的官渡。而此时,袁绍也也率兵南下,他带着十万精锐,前来讨伐曹操。
如果曹操犹豫,又或是没能及时击败刘备,他都会被包围。面对刘备的军队,曹操还能轻易取胜,但如果是袁绍、刘备的联手,他毫无胜算。
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曹操率轻兵袭击,在战斗中,击杀了颜良、文丑。二人身死,军队也损失大半。经此一战,袁绍的锐气被挫。而后,曹操据守官渡,战争也进入相持阶段。
本来,袁绍手下猛将众多,谋士如云,若是任用贤才,即便被挫伤锐气,战争依旧能赢。
但可能是颜良、文丑的死,彻底激怒了袁绍,让他的大脑被怒火填满。所以,在手下献策时,他听都不听。
有人总结过:听许攸的计策,很快就能赢;听田丰的,就算慢点也能赢;听沮授的一定能赢;就算听郭图的计策,损失大一点,但也能赢。
可是,袁绍只觉得,许攸在侮辱他,田丰耽误他,沮授在害他,郭图也在贪图些什么。所以,他谁也不听,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就这样,官渡之战,袁绍大败。
经此一役,曹操实力大涨,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而袁绍败北,也意味着在北方,乃至中原大地,都没有能抗衡曹操的人了。
但是,官渡之战的失败,对袁绍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这场战争虽然失败,但并没动摇他的根基。还记得前面说的吗,袁绍占据四州之地,人才济济,兵马充足。既然如此,一场战争的失败,还影响不了他。
是的,在《三国演义》中的大战,对于袁绍而言,不过一次失败罢了。输了,那就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但是,心里设想的,和现实中发生的,往往是两种情况。很明显,袁绍在战败后,就出现了一些意外,直接导致了他的灭亡。
而这些意外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那场瘟疫。诸侯也好,平民也罢,只要是人,在疾病面前就是脆弱的。袁绍也是,瘟疫的到来,终止了他的争霸之路。
袁绍虽然死了,但袁氏的势力没有消散,在北方的袁氏,依旧是曹操的大敌。毕竟,袁绍膝下,还有儿子在。只要有继承人,其他问题都不大。
但是,仿佛是“天不助我助尔曹”一般。在袁绍这边,袁绍身死、地方叛乱、上层纠纷等问题,一股脑的爆发了。而最重要,也是导致势力灭亡的,还是继承人问题。
本来,这些问题都不大,无论是袁绍,又或者是下任继承人,都能轻松解决。但唯一的问题是,袁绍死之前,没指定接班人。结果,就留下了祸患,导致了袁绍势力的灭亡。
袁绍有三个儿子,在古代,这也算是兴旺之家了。按照规矩来的话,继承人应当是嫡长子,也就是袁谭。但是,袁绍不太喜欢袁谭,他更偏爱小儿子袁尚。
而偏爱的原因也很简单,袁尚容貌俊美,是个美男子。而且,袁绍最宠爱的,正是袁尚的母亲。于是,袁绍就想培养袁尚,想让他做接班人。
中国的一些规矩,是从古至今流传的,很多规矩教条、令人反感。但是不得不承认,存在即合理,这些规矩,还是有其合理性的。
而嫡长子继承制,虽然僵硬,但不得不承认,对于大势力来说,这是很有效,并且很稳定的方法。
而袁绍叛逆,非要立小儿子。就算他立幼子也行,只要提前说一句,道明继承人就好。但是,袁绍什么的都没来得及说,就一命呜呼了。
就这样,嫡长子袁谭、受宠爱的袁尚,就开始争夺权力了。按照规矩来,应当是袁谭;可按照遗愿来,应当是袁尚。
而老二袁熙,既不受宠,又不是法度继承人。所以,他老老实实地,根本不掺和。
在袁绍死后,因为没留下嘱咐,所以按照法度,继承人当是袁谭。但是,逢纪、审配因为的罪过袁谭,担心袁谭上位后,找他们两个的麻烦于是他们矫诏,奉袁尚为嗣。
虽然是伪造的,但没人能证明,那这就是袁绍的遗诏。虽然不甘心,但袁谭也只能接受。于是,他自称车骑将军,在黎阳驻军。
如果在这个时候,袁绍手下的部将,全都拥护新主,那袁绍的事业,还能被安稳的继承。可是,这些人各有各的想法,各为各的利益。双方斗争起来,伤的还是自家人。
袁尚上位了,但袁谭不服气,他天天都在计划,想着怎么干掉自己的弟弟。而在这时,郭图出现了,他此次前来,就是拱火来的。
他对袁谭说,袁家之主的位子,就应该是你的,你弟弟能继承,就是审配搞的鬼。所以说,是袁尚抢了你的位置。
袁谭一听,这还了得?当即就带兵出发,前去讨伐袁尚。兄弟二人就此反目,而袁氏也分裂了。前方手足相争,可乐坏了后面的曹操。
袁氏的继承人是袁尚,袁绍手下大部分人,也都承认他。而袁谭手下,缺兵少将的,即便主动出击,还是败在了袁尚手里。
袁谭输了,自然不服气。他觉得,袁尚手中的兵马,本来应该是他的。而袁尚本人,不过是篡位小人罢了。
于是,袁谭找来亲信,让其送信给曹操,向曹操示好。他想让曹操出兵,前去攻打袁尚。毕竟,袁绍都败在了曹操手中,何况是袁尚呢。就这样,袁谭投靠了曹操,想借此夺回袁家势力。
听闻袁谭的请求,曹操也很开心。毕竟,官渡之战虽然赢了,但袁家的实力,曹操也不能轻易击败。可现在,袁家一分为二,袁谭又投靠了自己,正是出兵的好时候。
于是曹操出兵,包围了袁尚。在曹操、袁谭的围攻下,袁尚败下阵来。兵败后,他跑到了袁熙那边,请求哥哥的庇护。
而袁谭呢,夺回了兵马、地盘后,自觉实力强大,就反叛了曹操。袁谭这么做,曹操也预料到了。于是,他率大军出击,一鼓作气的击败袁谭军队,击杀了袁谭。
曹操能轻易取胜,还得感谢袁谭、袁尚。二袁相争,袁绍苦心经营的实力,都被败光了。
袁谭身死,袁尚、袁熙也知道,曹操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而且,袁尚的那些部下,也纷纷叛变,前去投靠曹操。没多久,袁尚、袁熙的兵马、地盘都没了,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为求活命,二人跑到了乌桓,希望大单于能庇护他们。但是,曹操大军赶来后,大败乌桓,斩杀了蹋顿。
虽然不能打,但是这兄弟俩还是很能跑的。二人见乌桓被击败,继续向北逃窜,来到了公孙康这里。
他们在路上商量好,想要干掉公孙康,拿了他的部队,以此对抗曹操。但没想到,刚到辽东,就被公孙康抓住,砍了头送给曹操。
就这样,袁绍的三个儿子都死了。自己经营多年的地盘,也送给了曹操。袁绍的势力,彻底灭亡了。
所以说,官渡之战的失败,对袁绍的影响真不大。导致势力灭亡的,还是企图废长立幼,又没指定继承人,导致势力内部混乱。最终,引来了外敌曹操,随之而来的,就是势力的崩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