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今天来写写《三体》与太空歌剧吧,国内网友一直认为有了《三体》,就不把太空歌剧放在眼里,实际上,《三体》就是太空歌剧。
《三体》在海外也被划会为“太空歌剧”的分类里面。《三体》和同时代的太空歌剧相比,在技术想象,和对文明形态的想象,还有对主人公的塑造以及对过去历史的借用上,都相差不多,甚至还更偏向更早的传统。
《三体》最主要的借鉴对象,参考原型《Xeelee》系列也是典型的太空歌剧,而且Xeelee系列的硬科幻程度不比《三体》低,作者本人也是有相关理工科专业的人。
《三体》也属于太空歌剧,尤其是第3部,总体上描绘了宇宙间多文明间的冲突,在现在就是很标准的太空歌剧定义了。太空歌剧可以说是科幻史上最大的一个分类,绝大多数知名的科幻作品都符合这一类型的范畴。如今的太空歌剧也无所谓软硬,硬科幻太空歌剧照样有不少。不是说一部科幻作品比较硬,它就不属于太空歌剧了。
比如新太空歌剧的代表《苍穹浩瀚》,从硬科幻程度来说,是比《三体》更硬的科幻小说,它照样被划分入太空歌剧范畴。还有《三体》主要的灵感来源之一,史蒂芬巴克斯特的xeelee系列,也是新太空歌剧的代表,其中硬科幻的部分也很多。
甚至《龙蛋》《盲视》也都是太空歌剧。
《三体》就是太空歌剧,大刘自己都这么说,比如当年接受南都等采访时说,写完《三体》后下一部不会再写太空歌剧了……又比如《三体》第一部英文版宣传词:直接说这是来自中国的极为成功的太空歌剧。
另外科幻界也普遍认为(包括大刘自己也承认),《三体》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阿西莫夫,克拉克,乃至于弗诺文奇这些作家太空歌剧作品的影响,《三体》系列与《基地》《太空漫游》《界区三部曲》等系列的亲缘关系,相信对于所有资深科幻迷来说都是肉眼可见的。
长期采访大刘的南都记者雷剑峤曾经评价说,大刘与克拉克和文奇的距离,比起所有中国当代作家与马尔克斯、略萨的距离都要近。
与《三体》相比,《星战》《沙丘》,为何被中国观众嫌弃我们很难把《沙丘》视为科幻了,原因是如今国内,无论是电影小说还是游戏,会有一种技术崇拜,大概就是科学比魔法强,电力比蒸汽强,干净的机甲比废土的机甲强。科幻变成了一种比谁更知道先进技术的竞赛,一种功利主义在这里得到体现。
个人理解科幻是设定一些技术,一些物质得到广泛的运用后,形成的一个世界形态,在自己的世界观里是可以推理且自圆其说的。而不是比谁想法更先进,如今我们世界的种种科技从宏观上说也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才得以实现的,或许换到其他世界观背景设定中,现在的科技都是渣渣,精神力,灵魂才是高级的存在?
并不说一部作品是太空歌剧,它就一定不会有太多笔墨探讨技术的合理性和已知科学的内容,这种想法太绝对了。太空歌剧能作为至今为止科幻界最大的类型之一,正是因为它的范围很大,开放程度高,创作自由度高。写太空歌剧,可以是非常软,也可以非常硬。
硬科幻的方向也不一定非得是天体物理学,还可以是材料工程学,生态学,地质学,生物学等。而且其他一些科幻类型的元素也可以容纳进太空歌剧中。太空歌剧本身是一个何其庞大的类别,岂能被一个简单的认知就全部覆盖,随意否定了呢?
现在太空歌剧的范畴早已远远超出以前界定的范围,如今的太空歌剧,基本是以故事的模式和背景就可划入其范畴内,无论这部科幻的软硬程度有多少,都不影响一部作品它属于太空歌剧。现在太空歌剧里和三体一样硬或更硬的作品都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现今硬科幻小说《苍穹浩瀚》,由它改编成的电视剧,甚至可以说是史上所有官方科幻影视作品中对太空战方面处理得最硬核自洽,符合现实太空细节最多的科幻剧之一。
这样的作品照样分类为太空歌剧,《苍穹浩瀚》一定程度上就是推动新时代硬派太空歌剧类型发展的代表作之一。
那么,中国观众为什么不喜欢《星战》《沙丘》,不如说根本上是国内接触科幻太晚,接触到的时候,又太有批判西方腐朽堕落怪力乱神的角度去解读,本土的科幻作品,又长期被苏联那些科普、科幻不分的带有唯物主义说教性质作品影响太深。
以至于到了国内大众接触科幻的时候,已经是传统科幻作品退潮后的特效科幻大片时代,好莱坞科幻商业影视作品先于科幻文学走入中国大众的视野,多少人批判“太空歌剧”的人压根就没阅读过科幻作品,他们对于科幻知识储备就是“星球大战”+国内爆火的刘慈欣。
其实,刘慈欣的小说里很多设定都来自外国科幻作品,越是无知,就越能否定别人。
中国观众为何嘲讽“太空歌剧”?因为除了《三体》没别的了大部分刚入门科幻的读者,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科幻和科学一样是什么高大上的概念。但是如果多了解就会知道,对国外来说科幻早是烂大街的概念,软科幻里科幻要素比火腿肠里的肉还少的小说多的是。
太空歌剧拿剑对砍在这帮软科幻里压根不叫事,真有事的是你的小说故事性到底怎么样?
有很关键的问题是,现在有部分观众/读者太傲慢了,他们带着自己预先设想的故事方向去看一个完全独立的故事,然后当故事不符合自己预期时抛出“这也算科幻?”的概念。但科幻片本来就不应该是符合某种特殊的“取向”的类型片。
我们可以有“政治惊悚”的科幻片,可以有“星际开拓”的科幻片,可以有“畅想独特未来”的科幻片,也可以有“想象复古未来”的科幻片。为什么总是要那么狭隘呢
赛博朋克,废土,太空歌剧,明明就是不一样类型的科幻电影,却有一批人用一个“固定而不变的喜好”去评价,我觉得这还是有失偏颇的,更不要说有部分人连这几种类型到底有什么区别都不知道。
你了解过“太空歌剧”现在的概念范围和发展后,再来看国内的一些讨论就会感觉到,大多是讨论中的定义反而还是40年代的那个老定义,很多后来的科幻作品根本不是这样子的,但还是会被误伤。 更难受的是,误伤其他科幻作品与其作者、读者的某些人,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误伤,要的就是“以偏概全”的效果。
很多刻板印象,在原著本来就有的内容里就能去除。
比如最常出现的“披着科幻外衣的中世纪”这一说法,仔细去看的话,基本没有多少有名的“太空歌剧”是符合这个说法的。很多太空歌剧的故事背景与人物的思维,是要到现实中的近现代才会有的,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复读那个刻板的形容。
再比如认为太空歌剧一定是软科幻,一定与硬科幻毫无关系。 且不说“硬”和“软”的划分本就是有很多种说法。某些人在说以上那类话的同时,其实还潜藏了一个逻辑:软科幻的质量永远低于硬科幻。
这个逻辑本身就有点奇怪,众多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新太空歌剧”中,早就有很多硬科幻太空歌剧可以纠正这个观念了,比如《苍穹浩瀚》。但网络讨论中还是很少有认识到,太空歌剧中也有很多硬科幻作品。
更没有多少人认识到,那些所谓的软科幻太空歌剧的佳作也有相当多的优秀之处。
实际上,这个过程持续数十年了,“新太空歌剧”运动就算晚点算,也应是八九十年代就开始的事。而且根据维基的资料,发起和参与这个运动的主要作者都是写硬科幻为主的。 要说明的是,这种定义的演变并不是盲目扩大,而是符合科幻史发展规律的自然的现象,是由背后大量的作者、作品、读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如果太空歌剧这个门类从未诞生过新的作品,从未有过作者为其注入新的血液,那这个门类就会一成不变,随着时间腐朽。恰恰是无数优秀的科幻创作者,不断推陈出新,吐故纳新,才能造就“新太空歌剧”运动的浪潮,推动这个门类不断发展。
相比之下,如果某些21世纪的读者、观众,对“太空歌剧”的定义还停留在上世纪40年代,那这反而是把这个定义给泛化了,毕竟这么认为的人,大多并不是真的了解科幻,喜欢科幻,一般是把自己不喜欢的作品全部塞进了“太空歌剧”这个箩筐里。
其背后的原因也非常简单,他们除了《三体》没有看过别的,他们除了刘慈欣,一无所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