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对孩子发火吼叫。我们要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指使孩子。强制打压只会带来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和反抗。
今天我继续抄书,内容和昨天有些相似,算是一个补充吧。来看看长期怒吼对孩子的性格影响有多大。
如果父母经常吼孩子,他的性格就容易变得极端。
要么性格软弱,不敢承担责任,而且敏感,自卑,胆小怕事。
要么脾气暴躁,易怒,像父母一样,喜欢用吼叫来解决问题,而且特别叛逆。
请记住,吼叫,是父母情商特别低的一种表现。
如果你经常这样,孩子就没有可以效仿的榜样。
他不知道除了吼叫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能解决问题。未来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也会一塌糊涂。
如果不想孩子这样,请从停止对孩子吼叫,试着用别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开始。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有所感知?原来孩子的性格并不是天生如此,是和家庭教育环境和父母有很大关系的。
你不喜悦,总是扳着一张脸,
你不淡定,动不动就发脾气,
你不会笑,老是那么的严肃,
你不智慧,只有简单粗暴,
请问,你拿什么教育孩子?
每个孩子,原本都是天才,看他们生存在怎样的环境空间里。而最最重要的环境,是父母。
好父母,是学习来的。父母学习,才能帮助孩子成长。
什么样的父母焦虑恐慌担心?什么样的父母控制威胁交换?自己对自己毫无把握,自己对自己充满怀疑,从而把所有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从而不断放大和强化孩子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去反思自己。
我在一篇教子之道有关的文章里面看到心理学家杨杰曾分享过一个案例。
有这样一个上小学的男孩,他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和同学打架,不写作业,性格孤僻,总之就是在父母眼里没有一点好。
老师三天两头就找家长,妈妈崩溃了,她觉得孩子简直无药可救。
可杨杰在了解情况后发现:孩子的问题其实在妈妈身上。
这位妈妈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不是吼就是揍。日复一日,孩子也变得暴躁。
母子两人经常斗争一晚上,孩子故意不写作业,困了就躺地上睡,而妈妈也跟孩子怄气,竟然用针扎孩子不让他睡觉。
杨杰建议妈妈停止打孩子,妈妈感到很委屈:“我能用的方法都用了,是因为没招数了才打孩子。”
看完了这个案例,是不是让人觉得心疼呢。明明做妈妈的有问题,却在为难孩子。
那咱们最后还是再一次读一段《父母规12条》第6条
从此刻起:
我要用心去陪伴孩子,
而不是心不在焉地敷衍孩子。
因为我知道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