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方网站app下载中心 美越军事实力相差那么大,为什么越南战争美国还会失败?

唐宋元明清 4周前 (11-30) 阅读数 24 #历史

越南战争,是1961至1975年美国对越南发动的侵略战争,美国使用了除核武器外所有的先进武器,但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战争的失败,使美国在美、苏争霸态势中陷于被动,被迫收缩全球战略,那么美越军事实力相差那么大,为什么越战美国还会失败?

其实从军事上讲,美军并未失败,美军的最大问题是战略目标模糊。

实际上,将越南战争称为“战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误导。

当时在越南的数十万美军士兵中有大部分从未投入战斗(据估计在任何一次战斗中,很少有5%以上的美军士兵实际参战),倒不如说它是由无数“打了就跑”的遭遇战组成的一个政治行动。

越战的战场上,普通平民与游击战士难以区分;战争的前线和后方互相渗透;没有明确的宣战,期间很少有决定性的战斗,而只是不断升级,到最后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把它称为“治安战”倒比较合适。

作战一方的越共游击队有着极其明确的目标,即驱逐美国人、击败南越并统一全国;但美方却始终目标模糊。

事实证明,这种模糊性极大地影响了越战的成败。

《我们时代的生活》中说,在越战之前,“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大国,在一场战争尚在进行的时候,就对那场战争的必要性、正义性或打赢战争的可能性提出质疑。”

问题在于,美国不可能为越南倾尽所有——为了拯救一个远方的小伙伴而引发了国内国际的抗议,这值得吗?越战极大地恶化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为欧洲的反美主义添了一把火。

1966年,激进者在达豪集中营的墙上涂上这样的口号:“越南就是美国的奥斯维辛。”

越到后来,美国政治决策者的焦虑就越集中于如何结束(尤其是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只不过初期的办法是想通过轰炸北越、增兵或实施战略村庄,后期的办法则想使战争“越南化”,即通过培训越南作战人员来分担战斗任务。

越南战争是一次经典的非对称战争。北越和游击队一方,不论得到多少外部支持,要想在正规战役中直接击败美军,这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1968年的溪山战役中,北越首次出动坦克部队进攻,却遭遇重大伤亡。北越部队在小规模游击战中可能是世上最好的游击队员,但在正规作战中往往缺乏作战经验,而那却是美军最拿手的。

对美方而言,他们同样无法彻底消灭北越军队。

在越战中,美军执行的消耗战是典型的正规军打法,在二战中对付德国、日本效果明显,对北越游击队却显得像是“大象同蚊子搏斗”。

双方根本不是一场对抗战,如果要拼军需消耗,北越全无胜算。

据五角大楼的数字:自1969年起美国军队每个月消耗的军需品为128,400吨,炮弹75,600吨,而北越直至1972年每月军需品和炮弹消费总和不足1000吨,也即还不到美国人的1%。

当时美国空军认为,要将北越炸回石器时代才能打赢战争,对此当时助理国务卿答:“或许,他们已经在石器时代了。”

依靠理论、统计、数据来对这场战争作出判断和决策,有时反而离战场上的真相甚远。

美军当时最先进的自动步枪M16号称能在500码外击中并穿透头盔,但这种枪是在完美的理论假定而生产出来的,几乎没考虑到丛林战争的因素。

而美军士兵也根本用不着那么远的射程,因为95%的情况下他们遇到的对手都在300码以内。

在实战中,这种号称世界一流的步枪还不如游击队手中的56式步枪好使。

美国对越战的理解是有限战争,但对北越而言,为了达到全国统一的目标,却是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

美国的目的只是保住南越,根本没想去打垮北越。后来被北越打急眼了,才去轰炸北越,但仍然没有出动地面部队攻打北越。

如果说北越耗不起军需物资,那么美国人耗不起时间——不可能在越南一直呆下去。

和以往的一战或二战不同,越战中没有决战,看起来每一次战斗都赢了,但情况反反复复,总也无法好转,类似的“里程碑”出现了很多次,战争却总也结束不了。

这样的状态在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中早有描述:“你占领那块地盘后发现,被你伤害的人中到处都是敌人……正因如此,不论你的军队有多么强大,要占领一个省,你总是需要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

这就叫“汪洋大海”或“战争泥潭”。

如果从军事上讲,美国是打赢了,因为美军主力实力未损。

但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从政治上讲,美国输的一塌糊涂,国际形象一落千丈,不管是美国国内还是国外都是骂声一片,耗费数千亿美元,无功而返,以及美国社会弥漫的反战情绪加深了政府的怀疑和批评,特别是参与过越战的老兵,信心丧失与精神衰落显得更为明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唐宋元明清

唐宋元明清

一位历史/影视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