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自建成以来,就成为了我国的一张“国际名片”,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其目前淤积的泥沙已接近20亿吨,可把相关水利部给愁坏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国又如何将其妥善解决?
三峡大坝为何会泥沙淤积?
提到三峡大坝,在我国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不仅能做到一年上千万千瓦时的发电量,还兼具强悍的蓄水能力,蓄水的容纳量可达393亿立方米,除了先天性的泥沙淤积问题,其余方面简直是接近完美的水利水电工程。
其地处长江干流西陵峡河段,位于长江上游,大多都是山地,河道的陡峻使得河流落差大,最高落差可达约五千米,伴随着河水的流淌和雨水的冲刷,大部分的岩石与泥土会被逐个击碎,最终慢慢沉淀至江水中。
此外,时不时的洪水来袭也会带着一批批的泥沙涌入大坝的水库,加上人类的多方面活动,使得植被屡屡受到“迫害”,泥沙问题也随之一发不可收拾,并逐渐叠加变成了泥沙淤积,同样也意味着大量危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泥沙淤积带来的“复杂”局面
要知道泥沙淤积所带来的损害可远不止一个方面。先是会让水库地带的流动通道变得“拥挤”,大型船只的运输往往就会受阻且无法顺利通行,长此以往下去就连旁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多少会被影响。
不仅如此,还会导致水库的水位下降且容量减少,从而拉低发电的效率,包括泥沙也会给发电设施带来“二次伤害”同样会让发电能力大打折扣。
当然,最重要的依旧是安全问题,水库的空间被“抢夺”,到了每年的特定时期下游地区被迫“接受”洪涝侵袭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还有水质污浊严重、生态系统被破坏等问题,都是泥沙淤积所带来的无法逃避的风险。
好在以我国当前的技术水平,已有能力解决上述问题。
如何改善三峡大坝现状?
事实上,自三峡大坝其建成以来所带来诸多效益,大家都有目共睹,光是抗击洪水就约七十次,所以我国在处理泥沙的问题上,必然要做到“雷霆出击”。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建造三峡大坝的工程师们早已料到了今天的一切,专门留了一手设计了排沙设施,但面对每年数亿吨的淤泥来袭,还是有些“吃力”。
面对如此“顽强”的泥沙,我国必然会加大整治大力度,不仅在上游地区建造了分流水库,还将大批量植树提上日程,且遥感检测、大数据等新型技术也加入到保卫大坝的行列中,能让相关技术人员第一时间监测泥沙的情况,并及时调整相应治理方案。
尽管三峡大坝泥沙淤积的难题,不能被一劳永逸的解决,但随着逐步治理,未来定能使其得到更佳改善。
参考资料:
科学网—景可焦菊英:长江三峡泥沙问题争论的症结
新华全媒+丨三峡工程开工建设30年来效益显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