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基石,即粒子,是科学视野中物质最微小且基本的构成单元,它们是万千物体的微观基础。即便个体微小,它们依旧是构成各种物质的不可或缺的成分。粒子的存在与尺度无关,即便是极其微观的尺度,它们依然保持物质的特性。
迄今为止,高倍率的电子显微镜依旧无法触及其尺度。1858年,德国的科学家普吕克进行了一项开拓性的实验。
普吕克首先将一个玻璃试管内的气体排至极其稀薄,随后在其两端装配电极,并施加高达数千伏特的电压。他注意到在阴极对面的试管壁上显现出绿色的辉光,尽管并未观察到有任何物质从阴极射出。关于这绿色辉光的本质,科学界众说纷纭,主要分为两派观点:或是粒子,或是电磁波。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赫兹进一步了实验。他将该试管置于一个磁场之中,并发现绿色辉光发生偏折,但未给出解释。1897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复现了赫兹的实验。他将涂覆硫化锌的玻璃片置于阴极射线的路径上,结果观察到玻璃片发出闪光,表明硫化锌可以追踪阴极射线的移动轨迹。
汤姆森在路径上施加电场或磁场,并观察到轨迹的偏折,由此推断出阴极射线携带负电的粒子。进一步地,他通过同时施加电场与磁场,调节其强度,使阴极射线保持直线移动,由此计算出粒子的速度,并通过偏折度量了其荷质比。
汤姆森测量得到的荷质比远大于氢原子的荷质比,表明这是一种全新的粒子。1897年4月,汤姆生发表报告《阴极射线》,宣布发现了比原子更微小的粒子——电子,并揭示了电子的性质。电子的发现开启了微观世界的新篇章。
随后,在1932年,J.查德威克通过α粒子轰击原子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人们逐渐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这两者最初被统称为基本粒子。然而,到了60年代初,基本粒子的种类已增至近百种,而随着加速器能量的提升,预计还将有更多粒子被发现。原本希望基本粒子的研究能够勾勒出一个简单的物质世界图景,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基本粒子的种类甚至超过了化学元素,并且某些粒子表现出明显的内部结构,因此它们不再被称为基本粒子,而改称为粒子。
由此,粒子物理学诞生,专门研究粒子。1970年代,科学家们为了统一描述宇宙中的四种基本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和引力,构建了标准模型,基于粒子的质量和相互作用强度对粒子进行了系统化分类。
现今的粒子主要分为两类:构成物质的费米子和传递力的玻色子。规范玻色子包含四种:光子(传递电磁力)、引力子(传递引力)、胶子(传递核强力)、弱玻色子(传递弱力),以及赋予所有粒子质量的希格斯玻色子,有时也被称为“上帝粒子”。
费米子则遵循费米-狄拉克统计,是角动量量子数为半奇数(如1/2、3/2等)的粒子。费米子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的限制,即不可能有两个以上的费米子处于相同的量子态。根据标准理论,费米子由基本的费米子构成,后者不能再被分解为更小的粒子。
基本的费米子分为两类:夸克和轻子。这两类基本费米子又可细分为24种“味”(即属性),包括12种夸克和12种轻子,每种都有其对应的反粒子。物质宇宙便是由这些物质性的费米子和传递力的玻色子共同构成。
为了将宇宙中的四种基本力统一起来,科学家们进一步提出了弦论。弦论认为自然界的基本单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电子、光子等粒子,而是一些极其微小的闭合弦。这些闭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方式产生了各种基本粒子。然而,弦论目前仍是理论物理学中一个尚未得到证实的理论。
科学家们对于粒子的研究仍在深入进行,粒子的确切种类以及其他未知粒子的存在,仍待我们不断探索和发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