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剧一经推出,便迅速获得了9.8的高评分,并且首播观看量突破了千万大关。
在《我是刑警》等热门剧集的激烈竞争中,能成功突围,说明已经具备成为一匹黑马的潜质了。
然而,这部备受好评的剧集在短短几天内却遭遇了口碑的逆转,许多观众不仅选择弃剧?
还要求该剧下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点夸张)
《猎罪图鉴2》已经更新至第12集了,网吧纵火案的情节也逐渐揭晓。
剧情还是值得看的,但对于我这种细节控,我可能心里就有了落差与对比。尤其是《我是刑警》珠玉在前……
它虽然以刑侦剧为名,但实际上更贴近于面向青少年和粉丝群体的偶像剧。
这部剧的叙事逻辑存在一定的问题,我认为有必要通过剧评来指出并讨论这些问题。
在网吧纵火案的情节中,剧情似乎为了让主角——一位画像师——显得更加突出,而对之前的办案人员的智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降低。
这种现象在许多以偶像为卖点的剧集中并不罕见,它们为了突出主角,有时会牺牲其他角色的合理性。
在《猎罪图鉴2》中,这种趋势同样存在。
剧中,主角发现了多年前已经结案的案件中的一些疑点,这些疑点对于剧情推进至关重要。
男主角注意到的一个细节是,网吧起火时门锁是在铁链内部而非外部。
这个细节促使他去找寻当年的网吧女老板,她对这一细节也感到困惑,并坚持认为纵火者是受一名女性操控的。
这里引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这些疑点如此明显,为何当年的办案人员没有发现?
这种剧情设置似乎是为了突出主角的聪明才智,而让其他角色显得不够敏锐。
这种为了塑造主角而牺牲其他角色合理性的做法,在偶像剧中较为常见。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猎罪图鉴2》虽然以刑侦剧为标签,但实际上更接近于偶像剧,它在叙事逻辑上存在一定的牵强。
在网吧纵火案中,已经犯罪的女主角如何能够控制两名男性角色,以及这两名男性角色为何在经历牢狱之灾后仍然受她控制,这些都是剧情中较为夸张的设定。
这些情节似乎超出了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对他人精神控制的合理范围。
在剧情的第一个案件中,
一开始就有三个年轻英俊的男艺人遇害,这样的剧情设置确实新颖罕见。
然而,逻辑问题却让观众感到困惑。
陈勤作为唯一的幸存者,被带到警局接受询问。
金世佳对他进行的询问却让观众感到无语。
他没有询问与案件直接相关的问题,反而是问了一些与案件看似无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不拍戏了”、“作为演员,为什么会参加歌手比赛”、“为什么比赛成绩不理想”等。
这些问题与案件有何关联?
陈勤的回答也让人尴尬:“我来参加这个节目,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我,我火了之后,就可以再去演戏了。”
这段对话让人怀疑,这究竟是在看刑侦剧,还是在看选秀节目。
更离奇的是,警察通过监控发现了嫌疑人涂着一种艳丽的口红,而警察仅凭模糊不清的口红色号,就找到了该口红的牌子,这未免太过“超能”。
全世界的口红色号成千上万,通过监控里的颜色来看出是哪一个色号,几乎是不可能的。
小蛋壳是如何与陈勤认识的?
在陈勤演出时,姥姥刚去世的小蛋壳就来捧场了,她头上戴着小白花,却在看见偶像时满心欢喜。
当陈勤心情不好时,她居然以“自断胳膊”来哄人开心,这样自残的方式,实在是不敢苟同,也让人看了反胃。
不仅如此,就连警察办案的时候也是,金世佳作为一名多年的警察,在发现嫌疑人桌上有毒品时,他没有带着手套、将物品装进袋子中,而是直接用手触摸,这也太不专业了吧。
《猎罪图鉴2》中的这些剧情设定,虽然可能在偶像剧中较为常见,但对于一部标榜为刑侦剧的作品来说,却显得有些不合逻辑。
观众对于悬疑剧有着较高的接受度,且第一部的剧情也符合大众的审美。
第二部在剧情上也确实投入了心思,与常见的女性、儿童受害案件不同,
《猎罪图鉴2》虽然在收视上有所创收,情节也非常的新颖大胆,但在细节上,还是有待商榷。。
要想拍好一个刑侦剧,最重要的就是真实,而不是凭空想象,给予警察主角光环,这样的剧,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也难怪观众会纷纷弃剧。
尽管这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但我认为有必要提出这些观点。也希望后续剧情能好好发展下去。
毕竟看到第12集,已经被剧中阮芳芳的角色给吸引了。。。
本文无任何拉踩,追捧立场,只希望能有更多像《我是刑警》这样好的剧集出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