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人类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经过几千年的科技发展,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当人类走出地球看到宇宙之后,人类的好奇心被宇宙的浩瀚所吸引,人类想要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在宇宙中除了地球生命之外是不是还存在其它生命,带着这些疑问,人类走上了探索宇宙的道路,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奇点大爆炸,奇点是一种质量无限大、能量无限大、热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点,这个点爆炸以后,宇宙快速的向四周膨胀,经过138亿年的时间,宇宙才膨胀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如今大爆炸理论已经成为了科学界的主流理论,但是目前依然有很多人不相信,因为“爆炸”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宇宙在何处爆炸,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引申而来的就是对奇点和宇宙空间之外的好奇,虽然大爆炸理论让很多人难以理解,但是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不是凭空猜想出来的,它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证据上,而大爆炸理论正是有多种证据支持,比如说宇宙膨胀的证实,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以及元素丰度的占比,都能够作为大爆炸理论的解释,所以大爆炸理论才能够成为目前科学界最为认可的理论。
一、宇宙膨胀的证实:宇宙膨胀的理论是1929年被著名的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发现的,他通过观测远处星系的光谱红移现象,得出了这些星系正在远离我们,且具有各个方向同向性,由此得出了宇宙正在膨胀的理论,近百年来,这个理论几乎没有被动摇过,当时爱德温.哈勃经过长期观测和研究,发现了四面八方的星系都在红移,也就是远离我们而去,如果是蓝移就是靠近我们,这其实利用了多普勒效应的规律,最先发现多普勒效应的科学家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他在1842年的时候发现了声波和频率会随着接近或离开的速度发生变化,之后人们将这种效应称为是多普勒效应。
计算光波多普勒效应公式有三个:
1、纵向多普勒效应:f'=f[(c+v)/(c-v)]^(1/2),其中v为波源与接收器的相对速度,c为光速;
2、横向多普勒效应:f'=f(1-β^2)^(1/2),其中β=v/c;
3、普遍多普勒效应:f'=f [(1-β^2)^(1/2)]/(1-βcosθ),其中β=v/c,θ为接收器与波源的连线到速度方向的夹角。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朋友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宇宙膨胀的速度有多快?欧州航天局在2013年3月21日宣布了当时最新测得的哈勃常数,其数值为67.80±0.77(km/s)/Mpc,这个数据是根据普朗克卫星测量结果得出的。Mpc表示百万秒差距,大约为326万光年。这就是说,科学测到的数据是距离我们326万光年的地方,宇宙膨胀的速度是每秒钟67.8公里,正负误差在0.77公里。哈勃定律中的退行速度与距离成正比,当距离大到一定的时候,速度必定要超过光速。目前我们的宇宙可观测范围达到了930亿光年,每一个Mpc尺度增加67.8公里/秒的速度,根据宇宙可观测范围半径465亿光年来计算,最远星系扩张的速度就达到了每秒96.7万公里,这个速度是光速的3倍多,宇宙膨胀就类似于炸弹爆炸,炸弹爆炸以后,碎片到处飞溅,和宇宙膨胀的理论比较相似。
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在1964年被人类发现的,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阿罗.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为此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最开始将这种辐射误认为是自己的接收机上不相关的噪音,但是早在1940年,伽莫夫、阿尔弗、赫尔曼就做出了微波背景辐射的理论预言,对后来关于宇宙起源的持续讨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主要有两种宇宙学理论在互相竞争,或者宇宙在最初的大爆炸中诞生,然后继续膨胀,或者它总是处于一种稳恒状态,大爆炸图景实际上预言了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因此,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的发现自然让那种理论格外令人可信。
根据大爆炸图景,我们的宇宙是从一种极热的状态发展而来,由这样一种发光体发出辐射以特定方式分布于不同的波长,就像恒星一样,其发光的颜色只取决于温度:温度低时,颜色发红,温度高时,颜色发蓝,除了温度之外,我们对这种辐射一无所知,根据大爆炸图景,背景辐射随着宇宙膨胀逐渐变冷,然而能谱的原初黑体形状被保存下来,当辐射发出的时候,后来形成了我们宇宙的混度物质仍然是非常热的,温度大约是3000摄氏度,但是我们今天测量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已经变冷,现在对应于一个温度仅为绝对零度之上2.7度的物体散发的辐射,这就意味着辐射的峰值波长增加了,所以现在发现的背景辐射波长落到了毫米到厘米之间的微波区域。
三、元素丰度的占比
宇宙最一开始一部分的能力化为物质,这个物质就是星云又被称为是分子云,原始的分子云是非常纯净的,我们将其称之为处女云,这种云只有氢元素和氦元素,还有极其微量的锂,这些元素开始在宇宙中均匀的分布,很稀薄,在引力作用下渐渐聚集到了一起,成了一坨一坨巨大的星云团,就是因为这些星云团中诞生了恒星和星系,科学家通过恒星的光谱谱线分析,可以得到恒星元素的相对含量。恒星金属线是指恒星含有氦以上重元素的称谓,第一代恒星形成时没有这种金属线,到了演化后期,由于恒星中心的核聚变反应,渐渐生成了一些重元素,金属线就会出现。
一般来说,大质量的恒星演化到后期,会发生超新星爆炸,在这种极端的温度和压力下,聚变出的重元素就越来越多,所以宇宙元素是从轻到重,逐步生产出来的,目前宇宙中存在118种元素,除了氢和氦,都是恒星通过核聚变生成的,而铁以上的重元素都是通过超新星大爆炸产生的,根据科学家的探测得出,现在宇宙中元素的丰度为氢约占百分之71,氦约占百分之27,其它元素约占百分之2,绝大多数恒星都差不多,这种丰富符合大爆炸宇宙论宇宙演化规律的推断。从这三个理论当中,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大爆炸。
当然了,目前也有很多人不认可大爆炸学说,如果宇宙诞生于大爆炸,那么大爆炸之前是什么?奇点又是如何产生的?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曾经表示,讨论宇宙大爆炸之前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这就像我们讨论地球北极的北面是什么这个问题一样,时间和空间本身都是通过大爆炸产生的,这说明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根本没有时间的概念,当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之前,不过这种观点确实让人难以接受,毕竟它违背了我们传统生活的认知,在我们的固有思维当中,任何事物都是有之前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凭空出现,但是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告诉我们,宇宙可能就是凭空出现的,是无中生有的。
其实宇宙中很多现象早已经打破了人类的传统认知,比如说诡异的量子世界,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绝对的真空是不存在的,因为量子真空里会随机上演量子涨落,也被称为量子起伏,各种虚粒子对会通过赊借能量的方式随机衍生出来,然后瞬间湮灭消失,归还能量,量子涨落其实就是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的具体表现,在上个世纪30年代,研究量子力学的科学家发现,量子世界中存在很多奇怪的特性,和经典物理学完全相悖,比如说:无法精准的测量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这也被称为是所谓的不确定性原理,在一个系统的量子态可以用波函数来描述,但是这只是概率描述,观测会导致波函数的坍塌,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但是不能够同时展现出两种行为。
比如说位置和速度就是一对共轭量,当我们测量位置时,测量的越准确,对其速度的干扰就越严重,结果速度就越不准确,如果我们测量的粒子速度越准确,那么粒子的位置就越不准确,反过来也是成立的,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不可能同时准确的知道粒子的速度和位置,这就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按照量子力学的原理,我们的宇宙中所有的粒子都是具有量子性,我们这个确定的世界是建立在不确定性之上的,在宏观世界中,我们能够同时测量汽车的速度和位置,是因为发射出现光子对汽车的扰动可以忽略不计,而在微观世界光子对粒子的干扰确实显著的。
从理论上来说,我们不能够用传统思维去思考量子世界,量子世界本来就打破了我们的传统认知,因为量子世界里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实际上意味着任何可能性都会发生,而且只要时间足够长,就一定会发生,到现在科学家都无法解释宇宙诞生的奥秘,在我国古代著名的《道德经》中就已经有了类似的思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主要论述了道的概念,包括道的本质、道的规律、道的作用以及人类如何遵循道的规律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道,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支配一切的最高法则,道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它存在于万物之中,但又不存在于万物之中,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道是一种规律,它支配着万物的生长和发展,但又不能直接干预万物的具体运作,老子的道德经还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哲学概念,比如:“无为”、“有为”、“柔弱”、“刚强”、“虚无”、“实有”等等。这些概念对于理解道的本质、道的规律、道的作用以及人类如何遵循道的规律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道德经》是一部具有深刻哲学思想的著作,它对中国古代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
其实道德经中已经揭示了宇宙万物的规律,以人类的科技,想要彻底解开宇宙的奥秘是不可能的,因为宇宙已经超出了人类的认知,或许宇宙中存在很多人类无法感知的空间,比如说四维空间、五维空间、六维空间、七维空间等等,这些维度空间或许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经过几千年的科技发展,现在人类已经对宇宙有了大概的认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未来对宇宙的认知会越来越多,不过人类什么时候能够彻底解开宇宙的奥秘?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小编希望人类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能够解开宇宙中更多的奥秘,希望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