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家女儿雯雯上大学了,她说,当别人向她倾诉不开心的事情时,其实她的内心里没有什么反应,但是又不好意思冷落朋友,假装做出一些情绪上的反应,这样才会让别人觉得她不是冷血的人。
雯雯看情感剧也不会感动,看到别人准备好了纸巾去看时,她觉得很漠然,也不理解。身边有人对自己好,也无法相信别人。心里总想着,别人对自己好,一定是有所企图。
生活毕竟是现实的,孩子也不是演员,渐渐地,同学和朋友都能感觉到她冷漠的表情,一点点离她远去了。
雯雯说,自己以前不是这样的,那时候自己敢爱敢恨,会哭会笑的,现在好像无法重新找回原来的自己了。
罗杰斯说,共情是理解另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如同你是那个人一般,并且让你所共情的人知道你理解他。
可以说,雯雯的状况整体来说就是冷漠,缺乏共情的能力。
缺乏共情能力的人有三个表现表现一:无法应付各种情绪
朋友之间互相倾诉一下坏心情都是正常现象,如果朋友的心情不好,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哭着和你倾诉,你的心里却会认为这都是小事情,根本不值得抹眼泪。
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如同雯雯,不能和别人的情绪融为一体,无法达到那种感同身受的状态,自己平日里也是淡漠,没有什么情绪波动。
表现二:表现很理性,无论什么事情,都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无论无论遇到了什么困难,认为只要找到解决的方法就可以了,总想着帮助对方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偶尔会表现出共情的状态,但也是为了不伤害对方,出于礼貌地表现。
表现三:对别人的事情毫不感兴趣
也就是说亲朋好友不主动联系你,也从来不会去关心别人的事情,不想给自己的生活增加麻烦。
因为如果关注别人,就要去承担他们的情绪,甚至要安抚、劝慰自己,感觉那样很累,慢慢也就没有了朋友。
家庭成员的感情联系慢慢减弱家长们会不知不觉中以功利的标准来衡量孩子。表姐就是如此,她经常和雯雯说的话就是:你的成绩怎么样,这次分数为何又下降?
表姐非常关注孩子在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根本不理会女儿的情绪。
由于孩子在家庭中无法得到情绪上的支持,也没有机会和同龄人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孩子表现出了人际疏离的状况,就是缺乏共情能力的表现。
首先,情绪传染。
比如说我们在单位中身边都是爱说爱笑的同事,这种情绪会产生好的影响。
如果身边的人都比较淡漠,过分的谨慎和保护自己,也会让身边的人变得很麻木,无法和别人共情。
这样的人,不想帮助别人,也不会相信别人,这样共情水平会非常低。
其次,焦虑情绪影响了共情能力。
现在的人都非常焦虑,平日里的工作繁忙,肩负着太多的责任和压力。这种情绪会影响到人际交往能力,还有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
很多表面看起来感情冷漠的人,不一定是真的缺乏共情能力,而是某些原因让他们开启了防御机制。
比如说看到朋友一直在抹眼泪,递过去纸巾安慰一下,没有想到却变成了对方的出气筒。朋友愤怒将纸扔在了地上,这会让人不敢再去共情。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安慰别人时,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伤心往事,变得很难过,会自觉地杜绝这种共情的能力。
心理学家科胡特说,共情就是生命的气息。如何做到合理的共情,感受别人的情绪。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认可,那才是最恰当的方式。让共情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说你要围着别人转,或者是别人围着你转。可以把积极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家长如果读了一本非常有正能量的书籍,可以告诉孩子这本书不错,你也应该去读一下。孩子有喜欢的玩具,邀请父母一起玩耍。
共情是因人而异的,应该了解自己的情绪。小宝宝年幼时,父母要及时恰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就能够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教会孩子学会了解自己的情绪,慢慢培养娃的共情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别人的情绪。
最后,共情是相互的。
比如说,孩子和大人倾诉自己的苦恼,家长应该接受娃的坏情绪,并且和他一起共情。
当大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烦恼,也可以和娃倾诉。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互动,慢慢就会产生共情能力。
枕边育儿寄语:
如果和一个非常抑郁的人待在一起,慢慢的,你也会体验到抑郁的情绪。为了避免遭受这样的痛苦,很多人选择关闭心门,对他人漠不关心。情绪感染并不等于共情,应该有边界感。因此,家长要用对方式,培养出有共情能力的娃。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