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贝智能鱼缸到我手上也有一个多月了,玩水族的人根据造景、鱼种以及自身经验魔改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里,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当贝智能鱼缸哪些地方可以魔改,是否需要魔改,希望给各位新手朋友带来直观感受,弄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别胡乱跟风踩坑。
NO1:进水口
这应该是争议点最大的,缸体自身的上下进水口其实是大众设计,不会精确到你是否铺底砂和养什么鱼。如果要做到精确那就专门定制,米在手一切皆可拥有。
我为啥说当贝智能鱼缸进水口是大众设计,因为发现老多新手朋友,初次养鱼基本上都选择草金……这类鱼本身就能吃能拉,喂得太多的时候你甚至能看拖着几公分便便的奇观。
对于这类鱼来说,其实进水口压根不需要任何改动,也别造什么景,它能把水草啃光,也能把底砂弄得乌烟瘴气,裸缸养才是最佳。
同理,小锦鲤、金鱼这些也一样!这个老鱼友都懂!
而养鳑鲏、小鲃、虾虎、斗鱼……这类的原生鱼,如果不是体形小于2.5cm,我觉得不需要对进水口改动!即使是铺了溪流砂,鱼缸自带的挡沙板铺个2cm厚6-10mm溪流砂完全可以满足(鹅卵石压根不用头疼)。
只要不是选择南美、黄金、河沙、雨林特别细的的规格,个人觉得不需要对下进水口魔改,如果要改的话,就得根据自身选择去考虑配件。
就如下图这类配件,能够把侧吸变为上吸,保证砂子不被吸入过滤。
最近还有一些进水口DIY配件也挺热的,就如下图这种铁网说实话我自己也买了。没办法,毕竟我养的是灯科鱼,如果躲在进水口一不小心就“卡”出鱼命,不加密处理是不行的。
而在底进水口这,为了避免南美红沙吸进去,我除了铁网外,内部还加了生化棉(基本下进水堵住了),如果是前面那种上吸改件就没问题了。
所以说,改件种类很多,五花八门的搞不清楚哪个适用哪个是坑。
进水口魔改最基础的前提是防止小型鱼虾螺进入和吸入泥沙,如果是裸缸或者中型原生鱼,其实改不改无所谓。
根据自身造景风格和鱼种去魔改,才是避坑硬道理。
NO2:出水口
当贝智能鱼缸额外送了消音喇叭(就装在出水口上),像草金、小锦鲤、金鱼这类裸缸养的话,其实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是铺了底砂的造景就容易被吹飞底砂了,这类需求不高的其实直接拿下消音喇叭就OK了。
我对这个鱼缸的出水口魔改了2次,第一次是那种流水瀑布,把下吹变为侧吹,并提高了水位,底砂吹飞的现象没有了。
但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这种改件因为是对着正面出水,我提高水位以后在左侧进水区域存在盲区,水草腐烂、喂食产生的油膜不能有效吸走!
于是,就有了第二次魔改。
第二次魔改,我一度在两种配件之间犹豫不决,分别是侧吹/雨淋二合一和鸭嘴+雨淋;还有一种上下雨淋管的,因为我这铺了底砂就不考虑了(难道想满缸飞砂?)
经过一番考虑最终选择了鸭嘴+雨淋,这个改件对于我这样种了水草的南美缸还是很友好的,它的雨淋管可以斜下吹、喇叭口直接吹水面,上下水流都有了直观的流动提升,既增氧又消灭了油膜,还不影响自动喂食。
至于侧吹/雨淋二合一和上下雨淋管,个人觉得看自己造景和对水流冲击噪音的敏感吧!
就如一些没有水草的造景,其实把消音喇叭去了就完事;加个侧吹/雨淋二合一的话可以改变出水方向/增加溶氧,但由于这个鱼缸我是放在桌面的,所以还是不考虑雨淋吧!
鸭嘴+雨淋我是控制了出水的,鸭嘴三分二在水下、雨淋全在水下,不会像侧吹/雨淋二合一那么吵!基本上没啥噪音。
上下雨淋管我觉得比较适合那种铺垫溪流砂,加上一块漂亮的主石。这类造景简单的原生鱼景,在大自然中的水流就挺大的,所以不需要担心上下雨淋管的水流把鱼“累坏”!
相反,上雨淋可增加溶氧、下雨淋则起到了造浪泵的作用,6-10mm的溪流砂基本吹不动,还能把鱼便往进水吹,两全其美。
终归一句,出水口改不改其实真不重要,顶多把消音喇叭拿下不冲击底砂也可以!而像我直接把水位抬高到离灯1.5cm,那就得进行一定的改动。
如何改动就看我们造的什么景、养的什么鱼了,其实进出水口是否魔改的原理都是一样,要想精准到位就砸米定制。
NO3:过滤系统
前些天朋友给我看了一个大咖分享的点评,说当贝智能鱼缸过滤系统完全失效!在此我也不说啥了,纯粹分享个人观点。
首先,这类缸与专业大型鱼缸的过滤是有差距的,毕竟背滤空间不大,与大型专业底滤的能效与稳定性肯定有出入,但在50缸上也足够用了。其次,我也觉得干湿分离没达到预期效果,因为水流过大渗水慢的现象的确有(一会咱说说咋解决),但不能说没过滤,至于水位过高溢流这个很常见,相信任何一个老鱼友都有过干湿分离饱和后水溢流下一层的经历。
最后,老鱼友们都清楚,过滤是否优秀在于干湿分离和硝化系统稳定性,前者能把一些无法分解的杂质隔离,后者则起到分解净化的效果。如果仅是依靠各种棉去过滤杂质,那……与90年代中后期的简单上滤盒没啥区别!
我也留意到,市面上这类智能鱼缸,基本上都是采用背滤,且都泡在水里。所以说这是此类鱼缸的特性,要想有再强的过滤效果,OK!拿米来凑或者发挥自身小宇宙动手解决!
好吧!我是后者。
作为一个家里有8口缸、养了二十多年鱼的不专业老鱼友,也许朋友们很难相信我就没用过滴滤,基本上本着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方式,选择合理高效的过滤方式。
1.8m的下滤龙鱼缸就不多说了,干湿分离+溢流底滤(目前最强大的过滤方式,有的会带鱼马桶、强排...);养越南鱊的80原生缸和80溪流缸,都是自己DIY的干湿分离+溢流上滤;60草缸用的是滤桶、80虾缸(孔雀、白云)用的是水妖精……
有点绕远了,怎么解决过滤泡在水里呢?其实官方也给了方案,那就是支持滴滤盒拓展,水位高了水的渗透也就快了,道理很简单!
如果是魔改呢?我在上月中,分别对2个80缸和龙鱼缸的干湿分离进行了改造,直接把白棉给扔了,一律换上100目尼龙网达到超滤、不洗棉的效果,脏了把干湿分离盒拿出来水一冲超省事!
同样的想法,我也用在当贝智能鱼缸上了。量好后把尼龙网固定在第一层滴滤盒,注意近溢流口端稍微抬高一下,防止水流冲击杂质进去;更不要堵住溢流口,除非你想饱和以后“水漫金山”。
为了提高滤水效果,我在下两层也进行了改造。原来的滤材/棉直接塞出水泵仓去,下两层换上生化球,既增加了水流速度又提高了培菌效果,妥妥地完美!至于为啥进水泵仓我没放生化球,主要是考虑到悬空更利于通水效率,其实是也可以加点的(别加满)。
这一番操作下来,不仅解决了干湿分离效果不明显和水流慢的问题,硝化系统效率直接翻倍!
至于还发现背滤有杂质的人,我想说的是,再强大的干湿分离也不能保证不饱和,再厉害的硝化系统也不保证一段时间后不出现“老泥”沉淀,不然强排是要来干啥的?
而说实话,当贝智能鱼缸的过滤系统也许有不完美,但解决也简单!
增加滤盒或者DIY超滤+换滤材,提高流水效率,搞定!
至于还会有杂质通往生化仓,生化仓和出水泵的生化棉,足矣拦截95%以上的杂质不进入缸体。
除了专门定制,对于成品缸的过滤设计,大多数老鱼友其实都是动手解决的。
只要把干湿分离弄到位了、硝化系统稳定了,再确保水不要太硬且水温是鱼的适宜范围,日常维护也就久不久换点水、检查食盒是否还有饲料的事!
NO4:其他设备及维护
基本上,魔改的部分也都聚焦在出入水口和过滤方面,更进一步的魔改其实绕不开那句话“根据造景和鱼种”定。
就如热带鱼在冬天,总得上加热棒维持在23-26℃吧!加热棒别选玻璃管的,一天到晚煮鱼漏电名列前茅,稍舍本点买个不锈钢或者石英材质的,再高追求直接上变频、碳钎维、PTC,功率75-100W就足够了,最好能放入预留格、带外置显示与温度设置。
至于啥蛋分、冷水机……这是海缸的主,玩海缸基本上对过滤和设备都有足够的了解,那是壕的行为,我也没敢入坑。
如果是阴性草缸的话,当贝智能鱼缸的地球自转/光合模式都是够用的。我专门从草缸移植迷你椒、咖啡椒、虎纹椒和堪称对光炭有一定要求的极乐鸟,入缸3-5天因水/泥质变化都出现溶叶现象,10天左右这样水草适应了就开始冒新芽了。
更直观的是每天3小时地球、3小时光合+2小时最低亮度的月光模式,一个月的时间缸壁已经出现了绿尘藻,身边一些光照时间更长的甚至丝藻都出现了,这两种藻也是光与水结合达到最佳状态的衍生藻类。
平时也要稍微留意一下,如果出现褐藻就是氨氮超标、出现黑毛藻、金刚藻就是水质太老。
像我这种啥都养一大群的,还得考虑提高溶氧量的问题,所以备上一个小氧气泵是很有必要的。
平时如果鱼有啥问题,赶紧捞出来隔离后“老三样”(建议下盐改为下亚甲基蓝),爆氧、升温、杀菌很多时候都比下药更管用。
必备药品我选择亚甲基蓝,虽说杀菌效果没有下盐、高锰酸钾这类快速明显,但温和的特性意味着量与时间都可以随意一些,只要氧气足就不会出现没病死被毒死的“暴毙”问题,新鱼检疫和日常防护都用得上。
至于土霉素,鱼体太小的话量不好控制,如果老三样能解决就别下了,当最后的应急手段!
此外还有硝化菌,这玩意也不贵,但对开缸、水质崩溃等都能起到救命的作用。
在硝化系统稳定前最好能配氧气泵,暗光/无光+水流+高氧气是快速培养硝化系统的关键所在。
硝化系统稳定了,水质也就OK!水质好养鱼还有啥担心的!
最后是其他一些如“捞子、南美射灯、散热扇”这些配件,就因需而选了!就拿散热扇来说,也有不少智能鱼缸专用散热扇,但那价格……随便买个USB散热扇,打开盖板吹其实更省钱高效。
至于UV杀菌灯,说实话适当提高换水频率、降低强光照射时间其实就能解决,买与不买我偏向于后者。
当贝智能鱼缸魔改避坑心得:
从我养鱼的经历来看,很难有一款成品缸能够完全能够满足“作死折腾”心理。今天养金鱼感觉挺好,可看别人的南美缸又很有意境;换了南美景又觉得原生鱼打理更简单,还不用加温……这些种种都意味着鱼缸需要根据造景和鱼种去调整与变化,这也是我通篇都在与大家分享的经验之谈。
当贝智能鱼缸在培菌、补光、防雾和智能化方面的确是下了一定的功夫的。出水口的改造因人而异,过滤我觉得增加一层滴滤盒让水位更高,不想动手就塞点白棉也是很简单的事,基本上能解决杂物泡水的问题。至于滤盒整体水通的烦恼,双泵下的固定流向其实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案,虽说仍无法根治,但却从最大层度上降低了这类现象。
养鱼是一件很简单、赏心悦目的事,弄得太复杂反而失去了初衷。
好了,我魔改当贝智能鱼缸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鱼友们有更多的养鱼经验技巧,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