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郭晓明
奥运双打冠军、大满贯冠军、奥运单打冠军……从李婷、李娜,到如今的郑钦文,湖北网球人不断从荆楚大地上展翅高飞,直达世界网坛最高殿堂。每当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攻城拔寨场景,所有人都会疑惑:为什么中国网球顶尖人才很多来自湖北?为什么湖北网球这么强?
底蕴·百年积淀,厚积薄发
现代网球运动起源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欧洲。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近代口岸城市,武汉也在第一批接触到网球的城市之列。1905年,就在如今的解放公园附近修建了网球场,网球运动在武汉的教会学校中广泛开展,举办了多次网球赛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汉网球运动依然生生不息。六十年代的张永明、沈建球,七十年代的余丽桥、贺东坡,八十年代的马克勤,九十年代的潘兵……湖北网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统治了国内网球界,潘兵更是蝉联了1990年和1994年两届亚运会男单冠军。
长期持续的积累,造就了湖北网球界的光荣传承。张永明带出了贺东坡,贺东坡又带出了潘兵,潘兵又执教了李婷、李娜……如今,在李娜的榜样力量指引下,郑钦文又脱颖而出,接过了湖北网球的接力棒。
基础·广撒网,从娃娃抓起
湖北网球并非一直一帆风顺。
湖北网球在第九届全运会上夺得7金中的5枚,在十运会上仅获2金,十一运会颗粒无收。当时的湖北网球也曾疑惑和担忧——下一个李娜从哪里来?
湖北网球人的选择是,广撒网、深耕田。在十堰,无数个如郑钦文一般的孩子在网球场上挥汗如雨;在武汉,网球技能培训被纳入青少年体育夏令营免费,不到十年,已有近13000名青少年接受免费网球技能培训;在京山,10万市民常年从事网球活动,286片网球场随处可见,挖掘和培养网球苗子的触角已经伸展到了幼儿园,全国各地的网球少年慕名而来……
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网球比赛,以湖北网球后备力量为主体的武汉队获得2金1银1铜,2023年首届全国学青会上又拿到男团金牌、女团银牌。
一个郑钦文的背后,是无数个郑钦文蓄势待发。
格局·借鸡生蛋,博采众长
以雄厚的群众基础确保湖北网球的基础优势,但要走向世界赛场,作为追赶者,湖北必须博采众长,努力与世界先进水平和培养机制接轨。
从李娜开始,湖北网球就开始与世界接轨,不仅是网球技战术及训练方法,还包括形象设计、媒体应对等各种相关技巧。郑钦文在武汉练了4年后便赴北京,跟从李娜恩师卡洛斯,而在西班牙训练学习期间又与佩雷·里巴合作,技艺日益精进。
如今的湖北网球,同样有大量选手师从国际名师,在国际赛场上摸爬滚打,锤炼自身。
“当李娜还处于巅峰状态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寻找下一个李娜了。”湖北省体育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黄艳红说,“现在,我们已基本探索出一个高度职业化、国际化、商业化的网球运动员培养模式。”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