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将军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牺牲烈士中军衔最高的将领,
同时,他也是八路军中学历最高的,毕业于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
但年仅37岁的左权将军,1942年,生命却永远停滞于山西辽县。
在抗日战争中党最为重要的一段脊梁骨,就这么逝去了,全党上下无比悲痛。
而为了左权将军万古,主席特意破例为了他立下了一项时至今日都在遵守的规定,那么这条规定是什么呢?让我们从左权将军短暂的一生中回看一下吧。
聪慧他是毛主席曾经挂在嘴边的“小老乡”,1905年出生的左权,同样根在湖南。
小时候的左权并未有机会读书,家里是一贫如洗的农户,父亲还因病总是卧床,直到左权两岁时,父亲抛妻弃子撒手人寰。
现在养家糊口只靠着母亲一个人,小时候的左权也没有过多奢望可以上学,毕竟吃了上顿没下顿还是常有的事。
虽然年纪稍微大点能帮母亲做点活,但是家里依旧是清贫度日,根本付不出左权上学的钱。
不过在长到八岁的时候,左权遇到了一位私塾先生,聪慧如他的左权着实令私塾先生大喜过望。
母亲难以推却先生的热情,只好袒露实情,家中实在囊中羞涩,难以供学。
先生理解左权家徒四壁的现状,就表示分文不取带着左权去上学,母亲听了之后也是喜于言表,便将左权交给了先生。
其实爱国情怀早已种植在了年少的左权心里,当他知道了袁世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后,和大人,老师们一样义愤填膺。
但那时候只知道周围的同学们都和自己一样的感受,愁云满面,不知未来何在。
当实现思想进步时候,左权就已经是进入中学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陈独秀、李大钊先生的《新青年》给予了他极大的启发,渐渐地,全面革命的新风逐渐刮遍华夏大地。
为了报效国家,捍卫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左权和许多有志之士比如陈赓以及杜聿明等一样,来到广州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新生。
也是因为陈赓同志的引荐,左权成为共产党的一员,开启了他在漫长抗战的岁月。
因为左权是我党当时难得的知识分子,所以当时被派遣到苏联的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进行修学。
而正是满腹经纶的左权去了苏联,这才使得他的波澜人生更为短暂。南征北战的岁月一瞬而过,左权将军为我党立下了显赫战功。
其中便有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显著表现,1934年,左权任我党参谋长。
红军在当时历尽千辛万苦,雪山、草地,还是敌人的阻击。红军都有惊无险地胜利。
其中在飞夺泸定桥和强渡大渡河这两场最为重要的游击战中,左权将军的明智之举使得我军可以顺利在国民党的包围下撕开了突围的口子。
牺牲1936年,“西安事变”这一年,张学良发出意见,希望我党也来洽谈事宜。
作为学历和谈吐最为得体的左权瞬间就出现了主席的脑海,就这样,左权将军即刻动身去往西安。而他令人亮眼的表现,也令张学良及西北军阀称赞不已。
而左权将军与刘志兰成婚,也是拜了朱老总的说媒,毕竟左权将军早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
后来左权将军有了一个女儿“左太北”。但是还没能体验到几天做父亲的快乐,前线战争便告急,百团大战即将打响。
1939年,蒋介石突然进攻我党的太行山地区根据地,得亏左权将军一系列的指挥和战士们的浴血守卫,太行山根据地才没有沦陷。
之后百团大战胜利,为了保证家属安全,当时党内决定将所有的伤残战士和老弱送回延安,包括了左权的妻女,当时左权才抱上女儿没多久,又面临上分别。
那时候一家人坚信着,过些日子就会在延安见面,怀揣着对妻子女儿的思念,左权将军再次奔赴战场。
可意外和明天,没人知道哪一个先来。
直到左权将军牺牲,他一共往在延安的妻女那里寄出了十二封家书,这字里行间都是对于妻儿的思念和不舍。
而还没等到十三封家书寄出,左权将军牺牲的噩耗便传至延安。
1942年,日军将左权将军所在的山西辽县团团围住,为了顾全大局,左权将军将大部队和民众们送走后,只留下自己断后。
可就在冒险突围时,37岁的左权将军被日军的流弹击中,当场失去了心跳,牺牲在了为大部队努力铺垫的后路上。
纪念山西辽县是左权将军的牺牲地,主席为了祭奠他,将这个辽县改成了“左权县”,以表在世的各位对其的无尽思念。
这一决定甚至影响到了后续,当时在新中国成立后,以烈士为名的县市都有更改,轮到左权县时,百姓们集体联名上报拒绝更改。
主席也知道了这件事,甚至没有过多犹豫,就同意了百姓的愿望,在禁止个人英雄主义的新中国内,左权县成为了并未更名的地区之一,而且将永不更改!
我们需要一个形式来怀念这位英雄,左权将军为了革命事业英年早逝,时至今日,他的事迹依旧在左权县口口相传,在纪念馆中,我们还能一睹这位将军的英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