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支持与理解,还是不同见解,请先关注后一起参与评论探讨,感谢支持!
文|提灯向前行
编辑|提灯向前行
于谦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他凭借自己才能成功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随着才能展现多次被朝廷重用。
即便是在朝廷危难之际,他也没有退缩,果断站出来尽心尽力,成为了明朝的顶梁柱。
有志向的人
于谦字廷益,他出生在浙江杭州府,于谦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在朝廷上做过官,可到了于谦父亲这一代却改变。
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于谦的父亲进行隐居而不仕途,不过他的父亲却喜欢文天祥这样的人。
所以,每次空闲时间,他都会给于谦讲文天祥的故事和经历,想让他长大以后成为像文天祥这样的人。
久而久之,于谦也逐渐开始仰慕文天祥,想以此作为自己日后的目标,不仅如此,于谦还经常将文天祥的画像挂在自己座位的地方。
于谦的父亲看到于谦这样做后也是很满意,但妻子却有些不满意,毕竟挂一个画像多不好,可也再说什么。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等到了于谦七岁的时候,一个和尚路过正好看到于谦,于是就停下脚步仔细端详着于谦。
没过一会儿,和尚就来到于谦面前笑道:“你以后做官能做到宰相!”对此于谦有些不解的问道:“为何?”
看到小娃这样问,和尚只是笑而不语,随后便扬长而去。
于谦看到和尚这个样子有些好笑,于是就不再理会继续忙手头上的活。
后来于谦穿着红衣服骑着马在玩耍,周围的邻居见到于谦这样有些好笑,立马调侃道:“红孩儿,骑黑马游街。”
听到这句话,于谦立马回应道:“赤帝子,斩白蛇当道。”众人见状哈哈大笑,随后便开始夸赞于谦有学问。
随着时间推移,于谦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学成功考入了进士,这对于当时的学员来说是非常羡慕的事情。
进士可不是谁都能考上的,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要有耐心和毅力,如果有信心的话,考一次就能考上,倘若能力不足,即便是考三次也会落榜。
但正是于谦有远大的志向,这才能让他成功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这足以看出于谦对于实现抱负是多么渴望。
因为于谦考中进士,这让朝廷开始重视于谦,随后便多次任命他为当地官僚,但这种生活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公正不阿
1426年,朱高煦起兵谋反,这个时候,朱瞻基本想派兵去镇压,但想了想还是亲政好一点,这样既可以树立皇家的威严,又能使百姓安心。
可明宣宗御驾亲征前,身边没有一个有才能的人,对此很苦恼,这个时候就有大臣举荐于谦。
听到大臣的夸赞,明宣宗对于谦越来越好奇,随后便把于谦任命过来,给了一个御史职位。
之后,朱高煦兵力不足,再加上十分轻敌,大败而归,眼看大势已去,朱高煦就前来请降。
对此明宣宗也没有回答,只是让于谦去数落他的罪行,一方面是为了试探于谦的才能,另一方面在观察朱高煦是否真的悔过。
结果于谦在罪词当中声色严厉,义正言辞,使得朱高煦不敢低头,只能匍匐在地不敢动弹。
见此情形,明宣宗也看出来于谦是真的有本事,于是就赦免了朱高煦。
当时正逢江西有冤案,于是明宣宗就派于谦前去平反。等于谦到了江西以后,他就开始调查这些案件。
没过多久,这些案件都全部完成,并且还平反了很多案件,使得当地的百姓都开始夸赞于谦刚正不阿。
后来,于谦又到了陕西任职,而在这个过程中,于谦发现当地有许多官校在时不时打搅百姓。
于是他二话不说就上书给朝廷,想抓捕他们,随后朝廷同意了于谦的请求。
1430年,因为要增设各部右侍郎并派到各地方去驻守,但明宣宗见许多人都不能担任这个职位,只有于谦可以。
于是就派人给于谦传话,让他担任巡抚亲自前往自己管辖的地方,于谦接到诏令不敢违抗,立马前往所管辖的地方。
来到当地后,于谦并没有闲着,而是多次拜访百姓,去询问当地的生活并且环境是否造成影响。
了解完后,于谦就会上书给朝廷,想让明宣宗第一时间知道这件事,从那以后,只要地方有洪水,于谦就会立马上书朝廷请求救援。
对此,于谦也曾给朝廷提出自己治理洪水的方法和政策,明宣宗看到后大喜,立马下令去督办。
随着于谦政策实施,当地民风淳朴,家家都有余粮,并且还使得经济有所提升,管辖严格,使得当地的盗贼不敢出来。
经过这些事情后,杨士奇等内阁大臣都非常看好于谦,因此这才让于谦每次上报朝廷的书信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让皇帝知晓。
但等到杨士奇等人去世后,这种现象发生了改变,当时太监王振开始掌权,他身边的党羽颇多,并且还光明正大的贿赂其他官员。
不过令人没想到的是,有正直的大臣却没有,大部分都是阿谀谄媚之人,因为害怕王振的实力或者被他罢免,就开始讨好。
可以说,只要是朝会期间,他们都会给王振进献白银礼物,只有这样王振才能保全大臣们,以不至于针对。
倘若没有礼物或者白银,王振只能将其轰出去,并且以后的日子不好过。
最终结果
可即便如此,于谦也不和这些大臣们同流合污,依旧在进京的时候不带任何礼物。
这个时候,就有好心的大臣急忙劝说于谦:“于大人,不是我说你,不带礼物怎么能行,带个土特产也好,总不能两手空空吧?”
闻言,于谦脸上有些怒意,显然是不满大臣讨好的的话:“没有,我的只有清风。”
见此情形,大臣只是摇了摇头,随后便不再过问离开。当然,于谦也对这件事写诗来明确自己的立场。
等王振看到于谦的态度以后,脸上顿时露出阴险的表情,觉得于谦太狂傲,于是,王振就联合李锡一起在皇帝面前弹劾于谦。
结果皇帝果然相信王振的话,二话不说就把于谦关进监狱等待处刑,这个消息很快就被百姓们熟知,因为不满于谦的处境,于是就一起上书朝廷。
同时,朝廷也有耿直的大臣也一起劝说皇帝,这个时候,皇帝也觉得这其中有蹊跷就开始怀疑王振。
王振看到形势危急后,于是就开始编理由谎称自己抓错了人,就这样,于谦被释放出来,但也因此降职。
当时河南等地方有许多流民,于是就有大臣举荐于谦担任巡抚去解决这个问题,随后朝廷就任命于谦为巡抚去管理。
于谦到地方后,就进行分配,先开仓济民,然后再让失去父母的人去办理丧事。
1448年,因为于谦任务完成的很好,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便又重新召回京起用。
次年,也先前去攻打明朝,这个时候王振就想让明英宗御驾亲征,可于谦觉得有些不妥,毕竟皇帝的安危比较重要。
但没想到的是,明英宗并没有采取于谦的建议,而是毅然前往。没过多久,明英宗就被俘虏 ,这个消息让大臣们震惊,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个时候,郕王就和众大臣商讨策略。侍讲徐珵认为要迁都才行,可于谦却不同意,他觉得迁都有违天理。
随后于谦就主张抗战,这样才能有一丝希望,倘若一直退让,只会让对方越来越强大。
王直等人听到后也纷纷表示赞同,见此情形,郕王也没有办法,只能同意于谦的请求。
但另有一个问题困扰心头,如何抵挡,当时的精锐都已经用完,于谦想了想决定调动各地的军队去部署。
这件事忙完以后,陈镒突然站出来要求诛杀王振,毕竟王振才是罪魁祸首,朱祁钰犹豫不决。
结果马顺就训斥百官,但反被处置,朱祁钰害怕想要离开,于是于谦制止百官,这才罢手。
之后明代宗即位,于谦就向他提出各种建议,听完以后明代宗同意于谦的请求。就这样,于谦开始投入到战争当中。
随着时间推移,敌方归还了太上皇,并且还请求朝贡,但因为明朝不礼貌这让瓦剌有些生气,立马率兵攻打。
最终还是被于谦率军给打败,经过此事后明代宗对于谦更加信任,但同时也因为于谦的直言的行为遭到许多大臣的记恨。
1457年,明代宗病重,这个时候,石亨等人就趁机让太上皇恢复皇位,随后便把于谦和王文关进了监狱。
石亨等人就开始用话语诬陷于谦和王文,对于诬陷的话,王文气不过立马反驳,但一旁的于谦也看出其中的意思,就劝说王文不要做无用功。
随后奏折很快就传到明英宗手中,但他还有些犹豫,因为于谦功劳颇高,但此时徐有贞却急忙劝说明英宗,如果不处置于谦,复辟就没有可能。
于是明英宗不再犹豫,立马实行,随后于谦等人就被处置。之后石亨坏事白败露以后,于谦才得到平反。
作者观点
于谦被称为“民族英雄”,同时他也是一位忠臣,他敢于和投机取巧之人作斗争,并且还一致为百姓谋福。
但因为他的举动让人有机可乘,随后便被处置,直到计划败露于谦才得到平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