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方网站app下载中心 1962年,赫鲁晓夫为何向美国认怂,撤走了古巴的全部导弹?

百晓声谈历史 1个月前 (10-24) 阅读数 551 #国际

1962年,赫鲁晓夫进行了一次大手笔的“瞒天过海”行动。苏联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眼皮底下,将几十枚导弹、几十架飞机和4400名军人运往古巴。每一枚导弹都携带一个威力比投放在广岛原子弹大得多的核弹头!

这便是发生于半个多世纪前的古巴导弹危机。不过,这场导弹危机最后居然以赫鲁晓夫主动投降而告终。那赫鲁晓夫为何主动认怂,撤离投放于古巴的导弹?没有人比我更懂导弹——赫鲁晓夫时间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似乎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导弹实验。比如日本用火箭发射监视卫星,印度、伊朗包括韩国也围绕导弹(火箭)技术,上演你追我赶的戏码。作为衡量一国军事实力标杆之一,导弹(火箭)技术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威慑手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格局处于冷战的大背景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同样大力发展导弹(火箭)技术。相较于美国政府,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利用周密和持续的欺骗战术以及屈指可数的洲际导弹,唬住整个西方六年时间。正如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的一句名言“没有人比我更懂XX”。赫鲁晓夫当时也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比我更懂导弹技术”。众所周知,赫鲁晓夫是一位没有太高深文化修养,亦无任何导弹领域技术功底的领导者,这些没有成为他与对手争锋的阻碍。20世纪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曾经与身边人详细讲述他初识火箭的经过。彼时,著名苏联火箭设计师科罗廖夫向他介绍有关火箭发射飞行的简单知识。赫鲁晓夫就像是一位农民,他虽然不太懂得火箭技术,但对这个“雪茄状巨大管子”颇感兴趣,围着它转来转去,像是农民买花布一样,甚至还用脚踢一踢,看看它是否结实。

从那时起,赫鲁晓夫成为火箭的痴迷者和崇拜者,利用自己宣传鼓动的本领,将苏联的导弹火箭技术夸得天花乱坠,甚至独具匠心地进行形象包装。1956年赫鲁晓夫访问英国时,他就让整个西方吓了一跳。在这次访问中,赫鲁晓夫以苏联导弹技术为核心,发表了著名的“炉边谈话”。让西方惊讶的是,赫鲁晓夫当时说:“苏联只需要八枚火箭,就能将英伦三岛毁于一旦”。平心而论,赫鲁晓夫的这番话虽然虽有夸大成分,但苏联的导弹火箭技术在当时应该是排名世界前列。尤其是P-5型火箭试验成功后,赫鲁晓夫手里就有了一根大棒,必要时可拿来吓唬难以说通的欧洲谈判对手。1957年8月,苏联成功试射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R-7。10月,苏联用R-7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这一成就让世界再次听到莫斯科的豪言壮语:苏联已经可以用火箭将核炸弹扔到大洋彼岸,拥有连太空中的一只苍蝇都能击中的反导弹武器。整个5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导弹威慑处于惶惶不安之中。美国国防部长同样认可苏联在远程弹道导弹发展的某些领域中,至少在数量上领先美国的可能性。

1959年举行的一次秘密会议上,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听取国防部长意见,预测苏联在远程导弹上的数量到1962年底可能以3:1领先美国。这样一种恐慌情绪在西方国家快速蔓延,甚至影响到1960年美国大选。那年获胜的肯尼迪,在演说中大肆渲染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导弹差距。正因如此,肯尼迪才会击败对手,成为新一任美国总统。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始末时间来到1960年5月,苏联击落美国U-2飞机;1961年4月,加加林成为太空第一人。不过,因为一名苏联间谍的泄密加上美国中情局经过精心评估后得出的结果,认定苏联当时的导弹火箭技术不如美国。1961年10月,肯尼迪授意时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吉尔帕特里克发表一场演说,首次向外界披露美国的核力量,让西方找到自我价值。

原来,美苏两国不存在所谓的“导弹差距”,劣势方不是美国而是苏联人。被戳穿谎言的赫鲁晓夫自然勃然大怒,1962年10月,他依然挥动自己最拿手的武器,进行了一次大手笔的瞒天过海行动,结果引发古巴导弹危机。苏联是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眼皮底下,将导弹、飞机,还有4000多名军人运往古巴,每一枚导弹都携带一个比投放在广岛原子弹威力大得多的核弹头。部署这场行动时,赫鲁晓夫将计划局限在只有54人知晓的范围内,驻美外交人员、情报人员都被蒙在鼓里。当古巴导弹危机爆发时,肯尼迪政府立即通过多种渠道与间谍以及古巴、土耳其,甚至苏联方面取得联系。得出的结论是苏联战略核武器没有像外界想象那么强大,赫鲁晓夫的这一次行动不过是虚张声势。

1962年11月11日,苏联部署在古巴的40多枚导弹全部撤走。11月20日,肯尼迪解除对加勒比海封锁,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接近核战争的危机,终于在美苏两国的妥协下得以消除。危机过后,美国和苏联开始寻求对话与谈判解决分歧冲突。赫鲁晓夫与肯尼迪逐渐认识到对抗和竞争不能带来真正安全稳定,所以两国开始从长计议。赫鲁晓夫为何主动认怂?首先一点,赫鲁晓夫从1956年开始便大肆吹嘘苏联导弹(火箭)技术已经赶超美国,甚至只用三枚火箭就能将英伦三岛夷为平地。这番谎言的确在六年时间里让整个西方国家为之胆寒,但经过美国中情局的详细预测,还有苏联间谍的内部泄密,赫鲁晓夫的这番谎言完全被戳破。

古巴导弹危机其实是赫鲁晓夫恼羞成怒后,最后一次挥动“核大棒”来威胁美国的行动。说穿了,赫鲁晓夫手中当时能够打出的底牌已经不多,美国政府已经知晓苏联具体导弹与火箭技术的威力。肯尼迪政府当时没有选择退却,一方面通过喊话让苏联不要继续再往古巴部署更多的导弹、飞机;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在西欧,尤其是苏联南部的土耳其部署了导弹。换言之,美国政府已经做足准备与苏联展开一场核大战,结果就是赫鲁晓夫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面对美国不断施加压力,他最终只能派出高级外交代表与美国展开谈判。甚至赫鲁晓夫本人还给肯尼迪写了一封信,声称苏联会撤走部署在古巴的脑袋,希望美国能够克制自身,保障古巴的安全。美国政府当然不希望继续刺激苏联,这场导弹危机以赫鲁晓夫的主动认怂宣告结束。

从那之后,美国政府已经认定苏联领导人只不过是个会说假话,善于包装的小角色。赫鲁晓夫下台后,不论伯涅日涅夫还是叶利钦、戈尔巴乔夫等人,完全沦为西方掌控的傀儡,甚至犹如小丑一般的角色。归根结底,当实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说什么漂亮话或使用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只能瞒得住一时,却瞒不过一世。

评论列表
  •   用户10xxx95  发布于 2024-10-26 16:46:07   回复该评论
    美国总统肯尼迪通过秘密途径向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保证,美国将会拆除其布置在土耳其的导弹装备。作为回应,苏联同意从古巴撤走导弹和战略轰炸机,并允许美方到现场进行核查。美国随后宣布终止对古巴的海上隔离措施,双方的武装力量解除戒备状态。
  •   不安静  发布于 2024-10-26 08:13:19  回复该评论
    赫鲁晓夫亲美啊!拿过联合国给的世界和平奖!主动的引入西方文化和金融经济,开始了国有变私有的过程,再加上戈尔巴乔夫,国家命脉银行、石油、电力,都成私人的了!本身意愿是好的,为了抵制国有资产的大量贪腐,国有变私有,发展经济!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资本寡头贪婪是无限度的,有了一千亿就想要一万亿,有了一万亿就想左右政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百晓声谈历史

百晓声谈历史

过去的一秒已成为历史,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