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前的那个冬天,南京的天空被血色染红。
寒风中,城墙轰然倒塌,秦淮河水被鲜血染得触目惊心。
今天,仅存的32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依然在用颤抖的声音讲述那段难以磨灭的历史。
1937年12月,日军如同一群饿狼,撕裂了这座古老城市的防线。
潘开明依然清晰记得那天的场景:早晨阳光明媚,街头还保持着往日的宁静,谁能想到灾难即将降临?
城市在炮火中颤抖。
街道上,人们慌乱地奔跑,躲避从天而降的炸弹。
一家裁缝铺瞬间被夷为平地,浓烟滚滚,硝烟味与焦糊味混杂在一起。
短短几个小时,南京的生机被无情地碾碎。
日军的暴行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他们像野兽一般,在城市里肆意屠杀。
街道成为屠宰场,无辜的平民被当作猎物。
潘开明亲眼目睹了令人发指的一幕:日军士兵像玩游戏般比拼杀人速度,将捆绑的俘虏一一刺杀。
更令人心痛的是针对女性的暴行。
年轻女性、老妇、孕妇,甚至八九岁的女童,都成为侵略者泄欲的工具。
许多家庭不得不将女儿藏在地窖,有些人甚至剃光头,将女孩装扮成男孩,只为逃过魔爪。
野狗成为这场浩劫中另一个可怖的符号。
尸体堆积如山,血腥味吸引了成群的流浪狗。
它们红着眼睛,在尸体间穿梭,撕咬着冰冷的尸体。
杨静秋回忆,那个冬天,狗吠声和哭喊声交织,成为最可怕的噩梦。
据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在南京制造了28起大规模屠杀,19万余人死于集体屠杀,另有858起零散屠杀案,死亡人数达15万,总计超30万同胞丧生。
这个数字,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心痛。
幸存者们用生命保存了这段历史。
杨翠英,那个曾经剃光头、用锅灰涂黑脸的小女孩,如今已是耄耋老人。
她的故事,是无数中国人坚韧的缩影。
时间会带走伤痛,但不会抹杀记忆。
每一个站出来讲述的幸存者,都是真相的守护者。
他们用trembling的声音,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须铭记。
历史不应被遗忘,但更不应被仇恨填满。
30万同胞用生命换来的教训,警醒我们:只有国家强大,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在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传承先辈的勇气与希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