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经过去几天了,立冬这个季节,在我们东方大地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传统养生方面,立冬一过,就意味着我们的生活起居方面,需要及时作出合理的调整,才能够更好地契合《黄帝内经》说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立冬的到来,就意味着冬天来了,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虽然,立冬离冬至“冬至一阳生”还有一段时间的距离。要知道,在古代,人们甚至将冬至这个节日定为“子月”,也就是一年的开始。
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大概在立冬这个时候,适当提前为冬至的到来做好准备。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的希望也是从子时开始的。如果我们赶在“子时”的冬至之前的立冬,就开始及时调整我们的养生侧重,必将对我们的健康是很有裨益的。
虽然,在《黄帝内经》里着重强调“秋冬养阴”,但现代人的体质,我认为还是更应该关注阳气的养护。
因此,立冬之后,我们可以适当地不宜补益身心,养阳益阴。
归纳起来,立冬之后的养生,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要去做好:
1、多穿衣,以规避寒邪:
立冬之后,气温开始显著降低,外界的阴寒之气逐渐隆盛,这个季节的养生,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规避寒邪的侵袭,避免伤及身体的阳气。
立冬之后,应该及时添衣保暖防寒,尤其是双脚的保暖。“寒从脚底起”的古训,立冬之后经常保持双脚温暖,嫩不过更好地养护阳气,感受外邪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同时,立冬之后天气寒冷,阳气逐渐潜伏,我们也应该顺应这个变化,养生上注重于“藏”。
生活起居上早睡晚起,也不宜太过操劳,还要避免急躁发怒,这样就能更好地避免体内的阳气被骚扰。
2、饮食要温补适宜:
立冬之后,很多人都喜欢吃温热食物,这固然不错,但我们也要知道,食物的温热也不宜过度,太烫太辛辣的食物,对于阳气的养护也是很不利的。
一般来说,立冬之后常见的温性食物,有:糯米、狗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
我们还要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外出时也要根据天气情况注意保暖。如果是体质较差的老人,早晚气温低时尽量少出门,还要适度保暖,午前午后可以适量运动。
为什么立冬之后寒冷逐渐明显,还是要注意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呢?
辛辣食物吃太多,能后生阳动火,导致体内内热积聚,甚至郁热上冲。
比如吃多了牛羊肉和狗肉,或者其他肥甘厚味,很容易出现饮食不化的问题,最终湿聚生痰。
如果是北方的朋友,立冬之后可能吃得多点辛辣食物,这也是自然环境决定的,因此也可以适当吃点荸荠、联奥、秋梨和白萝卜白菜之类的食物,起到阴阳调和的好处。
3、运动要动中求静:
立冬之后,气温下降,人们普遍会缺少运动的冬季,但对养生来说,我们不应该就此“猫冬”,反倒要适当地运动。
《黄帝内经》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合理的运动,能够帮助体内阳气的升发,但过度的升发,很有可能耗损真元,这就不是“冬季养藏”的正确方式了
因此,冬季运动,首先使药避免寒邪的侵袭,运动量不要太大,也不要特别剧烈。最好的运动方式是动中求静,已达到
冬至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上升,我们体内的阳气如何升发呢?“动则生阳、静则生阴”。
通过合理的运动就可以帮助我们升发体内的阳气,但是过度的升发阳气就会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蛰藏的养生道理了。
冬季运动,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以达到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比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